瓊瑤電影從1960年代末期崛起,當時台灣仍在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下。
有別於國民黨政府初期來台的銀幕明星「憂國憂民」的形象,瓊瑤電影演員多是清新亮麗又貌美的新面孔,隨著劇情起伏和動人的主題曲上演愛恨離別,觀眾則看著銀幕上的浪漫幻影,暫時脫離現實中的壓力與煩惱,也藉此得到娛樂。
瓊瑤電影的背景,一個是時髦的都會背景,主角多為白領階級、出身富家,電影場景不脫客廳、舞廳、咖啡廳,也因此有個「三廳電影」的戲稱。但也是這樣外來文化的背景,滿足年輕人的幻想與期待,並在劇情上鞏固傳統美德與家庭親情倫理。
另一個背景則是中國戰亂與移民來台,將黨國歷史放入電影之中,並在其中強化新移民的思鄉情感和國族認同意識。
因此在瓊瑤的電影中,「三廳」場景使觀眾不太容易看到台灣社會與街景面貌,「月是故鄉明」,而那個故鄉是指中國,那個鄉愁也是牽掛於中國,瓊瑤電影強化了戰後世代對於中國的想像跟認同,對台灣的感情與認識卻相對生疏,加上當時封閉的環境,儼然成為無形又強大的武器。但瓊瑤電影在卻因為許多紛擾與衝擊,在1983年突然畫下句點,當時的台灣社會也經歷重大的改變。
(民視新聞網/陳思瑀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