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聽到類固醇,大家避之唯恐不及,類固醇要如何使用?使用多少?是否被汙名化了呢?今天愛家好醫生與愛家顧問團帶您了解固醇。
類固醇有強力抗發炎與免疫調節作用,但免不了也有副作用現象,通常在很注意使用劑量和副作用的效果下,類固醇並非毒藥。
外用型類固醇針對病況輕重、皮膚性質有許多種類,會根據部位、乾濕、強弱給予不同藥物,光是強弱就有有七個等級,七個等級又各有不同油基底,油性基底與乳霜(cream)基底油度不同,針對不同膚質不為使用。
藥膏質地有的黏、有的油、有的膏、有的清爽,不同時期、不同症狀有不同用藥 ,先前用藥比較有效,但可能因為急性使用較強藥物,或部位若是角質較厚,就不宜用在其他部位,這樣一來反而可能會造成有類固醇的副作用。
嚴重度不同選擇類固醇強弱度也不同,當皮膚粗糙、乾燥皮膚,會選用較黏的藥膏,油的附著力強,藥物吸收也會比較好;夏天或不特別乾燥部位,就會選用較清爽的藥膏;臉部就要用較輕的藥膏。
當貼人工皮時,藥物吸收較好,若同使需要使用類固醇,選擇上強度稍微降級,藥物強弱跟使用方式要互相搭配。
常見的外用型類固醇副作用有皮膚變薄、皮膚會萎縮、血管擴張會有血絲、膚色變淺、長毛,若有副作用產生,停藥後大部分是會恢復的,但若是長期使用,太久就有不能夠恢復完全的可能。
坊間也有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但有缺點是剛抹的時候相對刺激,眼睛周圍、臉、有傷口時會很刺激較不舒服,若需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擔心副作用,可適性搭配非類固醇消炎藥膏使用。
若皮膚發炎已復原,粗乾部位摸起來也平整,此時應該做好保濕、修復皮膚,就不需要繼續使用類固醇藥膏。當皮膚長好、有好的屏障,皮膚不怕冷、不怕熱、不怕乾、不怕濕,就可以不再用藥。
醫師開要時通常會告知用藥時間,若有疑慮,家屬與病患需要跟醫師一起溝通醫療計劃,不宜擅自更改藥量。類固醇的用藥部位、用藥時間、用藥方式或者效性是否需要降階,在醫生配合監控下,其實是可以避免副作用產生的情況。
口服類固醇通常用於急性必須立刻減緩症狀時,救急使用就會選擇口服,藥量的強度與時間都要經過醫師的評估,在療程內維持藥物的安全用量,口服類固醇也會讓食慾增加。
當用藥上有所猶豫,擔心使用會有副作用,不使用又會惡化的糾結,建議直接詢問醫生,告訴醫師擔憂跟顧慮,醫師給予專業建議,一起討論治療計劃,可以減少家長擔憂,對兒童的治療也比較有幫助。
醫師也會根據症狀輕重改變用藥,病情緩和通常會使用比較溫和的類固醇藥膏,不需害怕類固醇,只需用對時機、用對地方,其實是可以避免副作用產生。
四季線上/蔡欣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