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您逛賣場、超市時,是否曾注意食品包裝內文「成份」呢,滿滿看不懂的化學名詞,才發現生活中,原來食品添加物這麼多,而天然健康的飲食,色素、香精、香料、鮮味劑,這些人工添加物,媒體也曾報導會造成誘發過動症、過敏等,那麼,吃「天然」的食物就一定健康嗎?就萬無一失了嗎?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為何食品需要有添加物?
食品添加為何要存在呢,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添加物第一步都是為了安全,第二步是因為人總喜歡色香味俱全,而無添加物協會將其簡單分類成五大類:
★1.調味:如:調味劑、鮮味劑、味精,目的是增加酸甜苦辣的味道。常見標示為次嘌呤、可紡出香菇、干貝、肉味等味道。
★2.品質改良劑:改善品質,又稱保質劑,主要是保濕、乾燥氧化,常見像丸子需要口感濕潤,有彈性,就要添加磷酸鹽。
★3.色素香料:美化外觀,增加味道,如:果汁的人工甜味,橘子香、水果香,只加5%喝起來卻跟真的一樣。
★4.漂白劑:改變色澤。
★5.防腐劑:延遲腐敗。政府有規定安全用量,現在多改用品質改良劑,兼具味覺跟防腐功能,但有些改良劑的用量沒有特別備限制。
★食品成分表怎麼看?
先看原料是什麼。舉例麵壽桃麵包,原料正常應該有麵粉、糖、豆沙、鹽,這些都是原料基本,從這些原料開始看後面的添加物數量,越少越好,10種內都算少,因為像調味料一展開就非常多種,而且用量都非常少,所以10種內都算還可以。
★食品怎麼吃?
煮都一定要加的好吃丸子、貢丸、魚丸都有添加物怎麼辦,又沒空在家做,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其實可以限制一個人每天只能吃幾顆,不要無限制的吃。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添加物本身無罪,最重要的是消費者要學習如何閱讀營養標示,讓我們聊解到底吃進了什麼,瞭解以後,才能過更健康樂活的生活。
★如何避免添加物?
無添加物協會李馥涵老師說到,比方說吃鍋物的時候,裡面的魚丸可以是先用大骨湯,混進魚漿自己做出來,湯底可用根莖類、大骨、肉類去熬湯。也提到味精其實比選用高鮮調味粉健康一點,因為味精只是會造成鹽分吸收過多,會造成腎負擔,但其實只要多喝水就可以代謝了。所以熬煮完高湯可以著量加一點點味精調味。市面上也有一些廠商,單純用柴魚粉在加上鹽巴,但少了鮮味劑,所以吃起來味道鮮度沒那麼高,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消費者要有認知「鮮度沒那麼高,才是更天然、更無添加物的」。
★天然色素很貴?
人工色素比較不健康,而且紅橙黃綠藍紫都調得出來,那麼天然的雖然健康但是很傷荷包嗎?無添加物協會李馥涵秘說到自身經驗,過去有輔導過的無添加店家,確實一大早就去漁市收購墨魚膽汁等,除了因保鮮不易,需要第一時間收回外,因為對魚販來說都是用不到的東西,收購價格相對較低,所以成本是不會比較貴的。
★不加防腐劑有替代方案嗎?
烘乾、水份減少、高低溫殺菌都可以做到防腐(效期延長),營養師李婉萍舉例常吃的金針,常加二氧化硫去讓色澤更好看,往往都是橘紅色、顏色鮮豔的就是用量非常多,而現在就因為效費者意識抬頭,怕有添加物,所以現在有「安全金針標章」,代表在過程中有添加,但是是符合合法使用量,當然,這樣符合用量的金針一定看起來較為乾燥、顏色圍較醜的黃褐色、沒有韌性也沒有濕潤感,也不耐煮,而添加符合安全用量的二氧化硫,其實也是避免放久了食物中毒。
★麵條也有添加物?
為了要Q彈會加鹼水,避免泛黃要加漂白,而漂白劑沒有取代物,建議還是不要添加。無添加物協會李馥涵秘老師表示,目前要做到保濕防腐,就只有真空包可以。
★食品成分表怎麼看?
先看原料是什麼。舉例麵壽桃麵包,原料正常應該有麵粉、糖、豆沙、鹽,這些都是原料基本,從這些原料開始看後面的添加物數量,越少越好,10種內都算少,因為像調味料一展開就非常多種,而且用量都非常少,所以10種內都算還可以。
那一般麵包店,都沒標示該怎麼簡單分?營養師建議蛋糕要特別注意,因為蛋糕跟麵包兩者比起來,蛋糕通常會加較多,如果都沒標示的也可以吃一點看看,看身體反應,如果吃完有胃食道逆流、脹氣、打隔等等身體反應的話,就代表有過多添加物,因為沒標沒寫,不代表就沒有,下次可能就不要選購。而一般麵包店其實不會購買多餘的添加物,因為添加物也是一筆成本,當天就售完的食品沒必要添加,而一般麵包店最大問題在於,原廠商在做原物料時,就先添加了,譬如:麵粉、人工奶油等。盡量買不要過香、裝飾過多、外觀過於好看的,而起司發酵都會變色,一片一片的起司片都是再製,也都有加塑型劑,建議可以買不規則撕狀的,通常都是邊角挫下來的,非再製品。
專家還是建議家長、民眾,要扭轉迷思,不要再崇拜所謂的CP值,以免傷害健康。
四季線上 / 楊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