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健康就要學會觀察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訊!像是每天可以檢視一下排便次數,糞便的形狀和顏色,都反映出腸道內的環境好壞,但究竟怎麼分辨?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你今天清腸胃了嗎?上完廁所別急著沖水,回頭望一眼,觀察一下糞便形狀和顏色,也能看出身體有哪些警訊,營養師黃淑惠說,「正常的排便的話,你糞便的形狀是成形的,然後在廁所裡面,水中它是載浮載沉,可是如果你排出來的便,是咚跌到底部或是黏在你的便座上的時候,其實就是屬於便秘的一種。」
如果有便秘情形,切記多喝水可軟化糞便,吃蔬果幫助腸道蠕動;屬於腹瀉的話,就要避免油炸物或是辛辣食物,在顏色上營養師強調,3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出現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則小心膽管堵塞,如果出現紅色或糞便潛血,除了可能是痔瘡或息肉,但別輕忽,小心是大腸癌前兆!
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就是你膳食纖維夠不夠,一般我們會建議你每天,每一餐至少要一碗的蔬菜的量,你有沒有吃一些部分的全穀類,譬如說燕麥、地瓜這類你有沒有吃,因為常常會便祕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讓你的腸道壞菌,有一個生長的空間,那這時候我們就會比較建議,也許可以攝取適當益生菌,來重新調整腸道的菌相。」
現在外食族又多,衛生和食材好不好,最直接反應就是在腸道,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長期便秘或是糞便顏色有異常,提醒一定要盡速就醫。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