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級警戒,許多人在家追劇,如蝶翩翩有別於一般愛情導向的韓劇,以芭蕾舞與失智症為主題,溫馨且真實的劇情賺取不少熱淚。劇中主角李采祿是位芭蕾舞者,意外受傷後,也帶到韓國骨科醫師的治療與復健方式。不過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暨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表示,不建議只進行被動治療後直接跳到專項訓練,肢體控制能力、體能訓練也很重要。
運動員重返賽場 不能只靠被動治療
劇中芭蕾舞者李采祿從樓梯上跌倒後腳踝扭傷,韓國骨科醫師進行固定之外,也使用電療、熱療等儀器治療,並且推薦韓國傳統醫學治療。林杏青表示,以復健科醫師的觀點而言,綜合現有的各種研究證據,並不建議想重返賽場的運動員只進行「被動治療」然後就直接進行著重在專項技巧的「專項訓練」。
受傷痊癒後 先恢復活動度、肌力、本體感覺
受傷初期應先解決組織的發炎疼痛、逐漸恢復活動度、再逐漸恢復肌力、耐力與本體感覺,而後進行敏捷、協調性、爆發力的訓練,最後才是重返賽場的專項訓練。劇中李采祿為了趕上比賽,在受傷還未明顯恢復下吞大量止痛藥練習,教練奇昇主則制止他比賽,認為急著參賽可能會導致受傷更嚴重,反而之後再也沒有機會參賽。
這樣的故事在真實世界也總是一再上演。林杏青強調,運動族群受傷後要重返賽場,除了前端急性的醫療處置,後續肢體控制能力的訓練、肌力體能訓練也非常重要,只有專項運動技巧的訓練往往不夠。
專項運動員的回場評估 需醫療團隊集體決策
專項運動員是否適合回場競賽經常需要團體決策,醫療人員與訓練者需要考量預期選手屆時的恢復狀況、比賽中的風險(包含環境、護具使用、甚至對手與賽是等級不同產生的風險因素),也需要同時斟酌這場比賽在選手生涯規畫中的角色,因此很難有絕對可以或不行的答案。
儘管如此,醫師在評估時還是會有相對客觀的參考依據,例如根據影像檢查受傷處的恢復狀況、肢體活動度、力量恢復的程度、做出動作的精確程度、與反應速度等等。
是否回歸沒有完美答案 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評估是否可以回場運動的流程,林杏青進一步說明,需先評估健康風險,包含身體組織的健康情形、是否反覆受傷等;接著評估活動風險,確認運動種類、位置、慣用手腳、自我保護能力、心理狀況等身體組織承受應力的相關因素;最後評估可容忍風險的程度,如比賽的時機、運動員意願、外在壓力、甚至運動員合約等。林杏青提醒,要考慮的面向非常多,沒有絕對完美的答案,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資料來源:StARRT framework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