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時常保持在緊繃情緒,若再加上不良飲食習慣,例如喝咖啡、吃甜食和用餐急促,或是養成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抽菸、喝酒和吃檳榔,很容易造成胃酸分泌過多,脹氣導致食道胸口灼熱,或是突然劇烈胃痛到在地上打滾,台大醫師蒼藍鴿認為在家中擺放一些胃藥,能夠適度緩解胃部不適,他解析胃藥運作機制,同時協助大家從3種常見藥品中,找出最適合服用品項。
蒼藍鴿指出人體胃液,最主要功能是殺菌以及幫助食物消化,此種強酸物質需要與保護胃壁的胃黏膜維持平衡,若胃酸分泌過多會開始侵蝕胃壁,造成胃發炎、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等症狀,他指出可以透過服用胃藥改善,市面上常見用藥主要運作機制有3種,分別是「直接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分泌」與「保護胃壁黏膜」。
蒼藍鴿表示,市面上最常見的胃藥,就是「直接中和胃酸」的制酸劑,由鎂鹽、鋁鹽等鹼性金屬離子化合物所組成,不過本身已有嚴重胃潰瘍的病患,服用效果其實有限,他也提醒這類胃藥不要太常食用,若是長期服用造成胃中PH值上升,將降低胃本身的殺菌功能,而且一旦停藥恐怕會產生「報復性」胃酸分泌,加劇原本症狀。
有關這類胃藥,鎂鹽可能產生拉肚子、鋁鹽會造成便秘的副作用,蒼藍鴿指出已有兩種中和的藥物可選擇,除了降低副作用還能讓民眾服用更安心,胃藥常見型態有錠劑、粉末和凝膠狀的胃乳,以上3種民眾可以自行選擇最適合吞服的種類,他建議選購前仍要諮詢醫師,而且若服用2到3天胃部不適未見改善,就必須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想要改善胃痛問題,最根本的還是避免掉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