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的藍光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不少眼科醫師觀察到,現代人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之下,白內障罹患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以往好發族群在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年齡已不是罹病的絕對因素。近期這波疫情在家遠距上班上課使用3C更加頻繁,每天緊盯螢幕超過10小時以上大有人在,眼科醫師陳逸川提醒,民眾居家防疫應留意勿用眼過度,尤其高度近視族群,更是核性白內障的高風險群。
陳逸川醫師指出,臨床經驗發現,核性白內障患者多數有高度近視,他們會突然感到近視度數在短時間內飆升,初期不曉得自己罹患白內障,有些人會以為是眼睛疲勞,若一段時間沒有改善,他們會去配一副新的眼鏡,過一陣子覺得新眼鏡還是無法改善視力模糊的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白內障。
一旦發現白內障,只能以手術方式解決視力問題,陳逸川醫師表示,現在的超音波乳化術已經進展到微創術式,傷口僅約0.2公分,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將白內障吸取出,並植入事先選擇的人工水晶體,而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除了健保給付款式之外,若患者的視網膜健康,還有許多能改善近視、老花、遠視和散光的高階人工水晶體,可視需求、生活習慣和預算做選擇,術後的視覺品質甚至會比罹病前更好。
陳逸川醫師舉例說明,人工水晶體大致可分為單焦點、多焦點、延焦點和全焦段,單焦點一般能看清楚6公尺左右的遠方,但是在50至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或以下,就需要老花眼鏡的輔助;多焦點能看清楚遠、中、近距離,缺點是夜間容易有眩光問題,不適合通勤族或仍會需要在夜間開車的人。
而延焦段則因為與前述成像原理不同,除了「焦點」之外,還能看得清楚焦點和焦點之間的「焦段」,主要是遠距離到中距離都看得清楚,但40公分以內的近距離仍需配戴約200度的老花眼鏡。
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至於全焦段則是近年來新式的人工水晶體,改善了延焦段的小缺點,從近、中到遠距離的點跟點之間都能看得清楚,且能改善高度近視、遠視和散光等幾乎所有的視力問題,是所有人工水晶體之中,患者使用的滿意度最高。
此外,如有75度以上散光的人,在選擇上述高階人工水晶體之後,還能搭配抗散光功能,讓術後視力更好,不過陳逸川醫師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免不了會使用3C,能拿遠一點就不要靠眼睛太近,也應避免在昏暗處盯著螢幕,因為瞳孔在昏暗處會放大,吸收更多藍光,恐增加白內障的罹患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症為什麼會發生? 網友常見5大眩暈問題1次解答
▸深部腦電極刺激憂併發症 非侵入式可望逆轉帕金森氏症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