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阿皓在搬重物時造成肩膀拉傷,經過3個月,看過中西醫也做過電療復健與針灸,肩膀疼痛卻一直沒有好轉。經轉診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部,由林孟廷醫師為他安排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疼痛的原因是肩膀鈣化性肌腱炎。阿皓在林孟廷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3次的體外震波治療,療程完成後整體肩部疼痛下降至僅剩1成,而肩關節活動的角度也進步了9成。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林孟廷說明,體外震波是一種高能量機械波,傳統上用來治療腎臟結石及輸尿管結石,近年來被大量運用於肌肉骨骼的慢性疼痛與退化疾病。震波治療原理是刺激受傷組織產生血管新生、促進血液循環、啟動細胞自我修復、阻絕痛覺神經傳遞並達到止痛效果。目前震波治療通過美國食藥署(FDA)的適應症有:肩膀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及骨折後癒合不良等,許多臨床研究也證實了震波治療在肩頸肌筋膜疼痛症、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髖關節缺血性壞死與腕隧道症候群的效用。因此,震波提供病人除了藥物與傳統復健外的新選擇,不需要打針或手術,為有效且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搭配復健更可以讓療效事半功倍。
林孟廷提醒,在接受震波治療前需要醫師完整的評估,透過詳細的病史、以及理學與影像學檢查後精確診斷病灶,並排除不適合接受震波的狀況,如患部可能有惡性腫瘤、凝血異常、局部感染、使用心臟節律器等,也需要避開容易受傷的部位(腦部、脊髓、肺臟等)。震波治療開始前,須先以超音波精準定位病灶深度,接受治療後少數人可能出現暫時性局部疼痛、紅腫或瘀青,需要持續監測病人的疼痛與反應。震波一般完整的療程為3次(每次3,000發),平均2周施打1次,視不同疾病需要調整不同的強度、深度與頻率,隨著治療反應需隨時與主治醫師討論,也建議定期回診追蹤病灶狀況。
林孟廷說,體外震波能促進組織再生與緩解疼痛,為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正確的診斷與精準的定位治療是成功的關鍵步驟,然而要達到更持久的治療效果,仍需要接受以疾病為導向的個人化運動訓練、姿勢矯正與肌力強化,才能避免疾病復發,根本性解決肌肉骨骼的慢性疼痛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婦科手術最常發生腸沾黏 玻尿酸材質防沾黏貼片阻風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