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
根據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公布的研究顯示,近5年光是家中孩子誤食毒物(不含異物)的急診案件,每3天就有1件,提醒家長務必要小心家中物品的擺放位置,以免遭誤食。日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科吳昌騰醫師就指出,有一名17歲少年因誤食奶奶用咖啡瓶裝的優碘,造成缺氧、低血壓和心跳過緩,最後轉入兒科加護病房(PICU)治療。
吳昌騰醫師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 - 吳昌騰醫師》分享,這名17歲的少年凌晨4點覺得口渴,迷迷糊糊從冰箱裡拿了一瓶「瓶裝咖啡飲料」,大口喝下後,他覺得味道不太對,過了半小時左右,就開始出現頭痛和嘔吐,5點被送達醫院急診室。經過該院急診醫師的詢問,才發現原來少年喝下的「瓶裝咖啡飲料」不是咖啡,而是奶奶的「優碘」,此時男孩的病情也急轉直下。
這名少年送醫後,脈搏40次/分鐘,呼吸頻率為 20 次/分鐘,且血壓太低無法測量。急診醫師立刻安排檢驗及檢查,檢查後發現少年不僅呼吸性酸中毒,還有雙側肺水腫。早上7點出現呼吸困難,醫師幫他進行緊急氣管內管插管。但由於弟弟出現缺氧、低血壓和心跳過緩症狀,再加上心電圖異常,急診醫師決定緊急轉至林口長庚兒科急診,並安排少年住進兒科加護病房(PICU)治療。吳昌騰醫師表示,少年治療期間陸續出現吸入性肺炎,腐蝕性胃腸炎等併發症,所幸最後成功康復出院。
吳昌騰醫師表示,碘具有腐蝕性,一般通過皮膚吸收、攝入或吸入後會出現碘毒性,致死劑量從200毫克到大於20克不等。「優碘」也是家中常見的表面消毒劑和防腐劑,一旦誤食攝入優碘後,會導致與食道水腫相關的化學性灼傷,也會導致胃腸道嚴重腐蝕損傷。若有嘔吐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進而引發肺損傷或肺纖維化。且中毒也可能導致心血管衰竭、急性腎衰竭、初始甲狀腺機能亢進、代謝性酸中毒、肝功能損害和碘導致溶血。
吳昌騰醫師提供7項「預防孩童誤食異物或毒物」的方法:
一、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並上鎖存放。
二、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保存在原始包裝或原瓶中,不要分裝在其他容器,尤其是飲料瓶或食物容器中。
三、亮麗包裝的洗衣膠囊對孩子更有吸引力,應放在孩童拿取不到的地方。
四、接觸含鉛塗料物質後應用清水及肥皂洗手,以避免鉛中毒。
五、應妥善回收用過的鈕扣電池,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
六、孩童玩磁力珠玩具應有家長在旁陪伴,以避免誤食。
七、在家中趴下用孩子的視角看房間,移除或鎖好兒童視野內可造成兒童誤食的危險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