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5歲、罹患婦科癌症的患者,有長達近20年靜脈曲張的問題,因遲遲未治療,使得下肢呈現嚴重的靜脈潰瘍,皮膚因色素沉澱發黑發紫,但因罹癌身體狀況不穩定,難以承受具侵入性、疼痛、恢復期長的傳統手術或雷射治療,所幸,現在有一種侵入性小、傷口小,且療程約一小時就可完成的「靜脈膠水閉合術」,衛福部立桃園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袁于婷醫師表示,該患者術後反應良好,潰瘍傷口也終於癒合,皮膚狀況改善許多。
久站引起血液回流受阻 形成靜脈曲張
袁于婷醫師表示,「靜脈負責將血液送回心臟,靜脈曲張就是把血送回去的路徑出問題,血管當中的瓣膜受到破壞,導致靜脈壓力過高,血液無法正常回流,造成血管擴張,形成靜脈曲張。」久站久走的職業,讓下肢血管承受很大壓力,容易罹患靜脈曲張。另外,孕婦或極度肥胖的人,由於肚子太大,腹內壓力過高,也會阻礙血液回流,造成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嚴重會面臨血栓、截肢風險
袁于婷醫師說明,靜脈曲張程度可分6級:第一級最輕微,皮表出現形似「蜘蛛絲」的血管,第二級出現更明顯的血管擴張,此時治療方式以改善外觀為主,大多以皮表的血管雷射,或是注射泡沫性硬化劑,讓膨脹血管收縮。第三級則是出現形如「蚯蚓」的血管,且是門診中最常見明顯的靜脈曲張;第四級則有色素沈澱,例如腳踝、小腿發黑,腳底皮膚粗糙、濕疹。
第五級因靜脈壓力過高、血液大量淤積在下肢形成癒合性潰瘍;第六級則是活動性潰瘍,也就是一直無法癒合的傷口,甚至會面臨截肢風險。袁于婷醫師表示,第三級以上的患者,會有腳腫脹、疼痛、容易抽筋的狀況,若有明顯的靜脈浮出時,可能會產生血栓,久而久之引發血栓靜脈炎,就會出現傷口潰瘍、色素沉澱。
聽到血栓,是否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袁于婷醫師表示,靜脈曲張是表淺性的血管,跟民眾擔心的深層靜脈栓塞不同,深層血管產生的血栓可能跑到心臟,或肺部變成肺栓塞,但靜脈曲張產生的血栓要到肺栓塞,其實不常見,但不代表不會發生。袁于婷醫師也強調,當靜脈曲張達到第三級以上,建議進一步手術治療。
手術怕痛不想挨針 新選擇輕鬆擺脫靜脈曲張
針對手術治療選擇,袁于婷醫師說明,可採用「靜脈膠水閉合術」,袁于婷醫師表示,傳統手術是把血管結紮並抽掉,就沒有逆流的問題;或是用雷射、射頻燒灼術,以較高溫度,讓血管閉合不再逆流,然而這類手術,因高溫會傷害血管周邊神經,需要再打上其他藥物、麻醉,以避免熱傷害,但對患者來說,不僅挨許多針、感到疼痛,術後恢復期也長。
袁于婷醫師表示,若施以靜脈膠水閉合術,顧名思義是用膠水(醫用黏合劑)將擴張血管黏起來,將不再有擴張的問題,周邊相連的血液逆流都會改善,且患者門診時可直接手術,不需上太多麻藥,一小時內就可返家,對醫師來說執行方法快速簡單,就是放一根細細的管子到血管中,注入膠水後再加壓讓血管閉合,即結束療程,傷口很小,且不會對周邊神經造成熱傷害。對於擔心麻醉風險、或生活工作忙碌、身體狀況不穩定難以承受較難度手術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