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名人先後傳出罹患巴金森氏症並因此而淡出工作或演藝圈,此疾病也屢屢被拉上檯面討論。事實上,巴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我們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還近,如果能對此病多一點了解,於早期警覺,並配合妥善藥物或手術治療,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不無可能。
藥物長期使用效力降低 副作用難耐受
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包含靜止型顫抖、動作遲緩及肌肉關節僵硬,即手沒有在用力或做事時也會無法控制地顫抖,或面部表情怪異、行走困難容易跌倒等,另外,隨疾病發展亦常伴隨認知障礙。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此疾病成因是因患者中腦內黑質部多巴胺神經元減少,導致體內「多巴胺」此種神經傳導物質濃度下降而導致。
然而,過去用過治療顫抖的抗乙醯膽鹼藥物,被許多研究指出會增加失智風險,而目前使用的短效型及長效型多巴胺藥物,並無法從源頭改善神經元退化,僅能以補充多巴胺的形式進行。因此雖治療前期成效明顯,但過了一段時間隨神經退化情形加重,可能會出現藥效波動需增加用藥頻率或劑量的情形,連帶導致副作用如血壓下降、噁心或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現象。
被害妄想或動作障礙? 六旬婦藥物治療陷入兩難
洪千岱醫師分享,曾有一名6旬胡姓(化名)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近8年,一開始用藥效果皆不錯,至2、3年前藥效開始下滑,用藥頻率及藥量需求也連帶提升,進而引發副作用如幻覺、妄想,在生活中常覺得別人想要危害自己,嚴重影響家人、朋友之間的相處。前陣子患者在參與旅行團行程時,甚至在途中大喊飲用水有毒,造成同行友人恐慌。面對此困境,洪千岱醫師坦言,雖把藥量減少可降低副作用產生,但同時也代表動作障礙無法獲得妥善控制,生活上更顯不便,治療上可說是陷入兩難。
手術延緩藥物使用 改善症狀同時減少認知影響
礙於藥物遇上的限制,手術也成為巴金森氏症臨床上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洪千岱醫師指出,手術可分為燒灼切開術、深腦刺激術及今(2022)年1月始開放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神波刀治療。
前兩者皆需開顱、開孔及全身麻醉,因此對於發病年齡偏高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來說多有不便,而新一代神波刀治療利用MRI定位,針對腦中可能造成顫抖症狀的區域,運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進行治療,可降低患者麻醉風險及減少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除此之外,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可幫助患者降低藥物劑量,進而減少副作用、認知影響及藥效波動的情形產生;另外,改善靜止型顫抖症狀也可增加患者外出運動及社交意願,間接減緩身體退化。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