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翁語岑報導
清明節即將到來,大家有吃過包麵條的潤餅嗎?熱愛美食的臺灣人過節,當然少不了節慶料理的享用。
源於寒食節習俗的潤餅(jūn-piánn-kauh),便是清明節的代表美食之一,因為把麵團擦拭在熱鐵盤上烘烤成皮,金門人也叫它「拭餅」(tshit-piánn/tshit-piánn-kauh)──kauh(正字「飠夾」食部+偏旁夾)是台語捲入、夾進之意,用來指稱潤餅皮包夾餡料的動作。
潤餅的餡料一般以蔬菜為主,再加上蛋白質類的肉品、豆製品,還有提味或增加口感的佐料,像是蛋酥、花生粉、菜脯、香菜、鹹菜等等。不過,碳水化合物加量、份量堪比握便當,包著滿滿麵條的潤餅大家有嘗試過嗎?
如同端午節社群要「戰」南北粽,潤餅餡料的南北差異,也成為清明熱門話題。雖然麵條往往被視為「南部」重點餡料,但其實根據文史工作者田野考察和網路資料爬梳,潤餅包麵條的吃法,大致分布在雲、嘉、南一帶,更南的高雄、屏東,並不盛行這樣的吃法。細究可能原因,論者推斷是這些地區多平原,過往以農耕為主,從事農活需要大量體力,潤餅只包菜肉不夠,多包一點大麵(tuā-mī"),更能增加飽足感,跟「#有一種餓是阿媽覺得你餓」一樣,背後滿是盼人吃飽的關懷與愛意。
隨著區域文化與料理創意的添加,即便是同一種傳統美食,也在臺灣各地發展出同中各異、各有千秋的多元面貌,就像小編先前介紹過的湯圓、飯湯(pn̄g-thng)一樣,既呈現臺灣豐富的飲食文化,也反映先民的生活軌跡。當然,臺灣清明節的代表美食,不只潤餅,還有草仔粿、艾粄,還有澎湖的大蛤包飯,各自擁有不同美味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