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線上

攝護腺癌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 PARP抑制劑精準治療

2022-05-08 08:10

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國人10大死因第六名,雖然相較前三名癌症早期存活率較高,但仍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轉移。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表示,過往只能使用荷爾蒙治療,也被稱為去勢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去勢療法是無效的,只能不停更換藥物、緩和症狀。所幸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找出這些屬於基因突變的患者,其中13%屬於BRCA基因突變,便可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治療,有效延長病人存活。

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國人10大死因第六名,雖然相較前三名癌症早期存活率較高,但仍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轉移。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表示,過往只能使用荷爾蒙治療,也被稱為去勢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去勢療法是無效的,只能不停更換藥物、緩和症狀。所幸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找出這些屬於基因突變的患者,其中13%屬於BRCA基因突變,便可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治療,有效延長病人存活。

頻尿、夜尿、排尿不順暢 惡性、良性攝護腺腫瘤難分辨

自1980年代起,就可以抽血檢驗攝護腺特殊抗原(PSA),就指數判斷是否罹癌,但闕士傑主任表示,仍有三成左右患者在確診時是已經轉移的。由於攝護腺癌一開始並無特異症狀,或是排尿不順暢、頻尿、夜尿等表現,與好發於50、60歲的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重疊,患者很容易忽略,也無法判斷惡性、良性。他進一步說明,目前尚未出現100%的診斷工具,透過抽血驗PSA、肛門指診檢查(觸摸直腸肛門前的攝護腺),可找出異常,卻無法明確與發炎、鈣化等區別;若是早期攝護腺癌,腫瘤仍小,或腫瘤長在深處、觸碰不到的位置,也可能摸不到。

曾在美國排名前三名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泌尿專科執業12年的闕士傑主任分享,雖然診斷工具並非完全可靠,但有經驗的醫師可以藉由指診,由大小、硬度找出異常,再進一步進行切片分析。更可藉由超音波與核磁共振兩種影像工具找出懷疑點,再採樣,這種融合切片技術更可精準找出腫瘤。

未轉移攝護腺癌治癒率高 轉移患者易復發

而透過切片報告可以判斷癌症分期,闕士傑主任說明,「未轉移的攝護腺癌,通常有非常高的治癒希望,九成以上患者不會死於攝護腺癌。」利用手術、冷凍消融、放射療法、海扶刀等技術,都很有機會可以治癒。而三成左右的已轉移患者,通常轉移至骨盆腔中的淋巴、胸部、肺部或骨頭,就很難完全治癒,不過透過各種藥物治療,也能維持3至5年的生活品質,甚至旁人無法察覺。

近年來有6、7種藥物可針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過往會透過荷爾蒙治療,也就是利用藥物直接廢除睪丸功能,截斷癌細胞的糧食供給,也因此被稱為去勢療法。不過闕士傑主任指出,仍有5至10%患者經過一連串的更換藥物又復發轉移,這種基因突變的患者對去勢療法無效。從PROFOUND研究中看來,台灣攝護腺癌患者中,三成為基因突變,而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中13%是BRCA基因突變。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

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 找出突變基因PARP抑制劑延存活

隨著基因檢測與醫學進步,醫師可找出突變的癌症基因(BRCA/HRR),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的攝護腺癌,精準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闕士傑主任表示,這種口服標靶藥物可以抑制癌細胞,在影像學上明顯看到腫瘤縮小、控制骨頭轉移不擴散,延緩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20多個月,精準療法的出現,可幫助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重新強化治療目標,也為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闕士傑主任在美國時曾遇過一位60多歲患者,確診時已轉移,先以傳統去勢療法,3年後反應不佳換第二線藥物,過一段時間又出現症狀、PSA指數飆升,用了當時能用的方法盡可能控制,在將近束手無策時,當時美國FDA已核可PARP抑制劑的治療,該名患者接受精準療法後,骨頭痠痛、腎臟水腫等臨床症狀都有改善,撿回一條命。

是否所有患者都須進行基因檢測?闕士傑主任回應,轉移性的晚期患者有些對第一線荷爾蒙藥物反應不錯,若對去勢療法反應變差時,便可先做基因檢測,做為後備方案。

精準治療給予支持 攝護腺癌患者勿恐慌

也提醒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在漫長的抗癌過程中,需保持目標和動力,精準醫療就如同治療道路上的加油補給站,將能給予支持。50歲以上男性若未做過攝護腺檢查者,至少都要看一次泌尿科醫師,之後維持3至5年後定期回診;即使檢查有異狀也不用緊張,定期追蹤即可。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不僅檢驗診斷精準,用藥治療也追求精準,闕士傑主任呼籲患者不要恐慌,技術不斷進步,治療方針也越來越多,都可以與醫師討論出最適合的方式。

【延伸閱讀】

擔心攝護腺癌術後尿失禁? 達文西手術協助進行精密切除

發揮每種治療工具最佳的效果 ─ 攝護腺癌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