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自己的鬼怪嗎?如果請你舉例,會想到甚麼呢?一直以來,不同國家皆有自己的妖魔傳說,比如日本的河童、天狗等等,比起台灣的妖魔鬼怪,日本的妖怪傳說似乎都更令人熟悉,甚至透過動漫影視文化輸出到全球。台灣的神怪文化是否遇到甚麼困境?又要怎麼推進呢?《民視新聞網》特別訪問《唯妖論》及《尋妖誌》的作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跟大家分享看法。
➡台灣民俗月專題|台灣鬼怪不只林投姐與魔神仔?揭密台灣本土鬼怪傳說
Q:日本妖怪文化已深植於大眾與流行文化之中,比如鬼太郎、夏目友人帳等等;台灣同樣有相當多樣的妖怪文化底蘊,但普及度並不像日本那麼蔚為流行,想請問在文化發展方面,台灣是否遇到甚麼困境?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妖怪和民俗息息相關,一則妖怪傳說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世界。換言之,妖怪是民俗的一部份,要發展台灣文化,不可能只抽離妖怪,而將民俗摒棄。
日本的民俗學、妖怪學已經發展百年以上,而台灣卻是民俗學式微,妖怪學才正要開始發展;當日本就像西方,已經將民俗想像視覺化,而且已經有百年以上的經驗,而台灣卻還在高呼現代化,將宮廟文化視為低俗。民俗原本是生活的重心,卻被現代性給驅除;說到底,台灣還沒有好好處理現代化之後與前現代的關係,新的秩序必須重建,才能具備將在地文化轉化成創作的體質。不過,台灣目前正在轉變,正在出現新的秩序,因此這是值得期待的。
Q:台灣目前有些影視娛樂、藝術作品皆有融合妖怪文化的元素,您們也曾推出書籍、遊戲、展覽等以推廣台灣民俗與怪談文化,未來您們還有哪些相關計畫呢?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近期的話,以台灣都市傳說和靈異節目為主題的桌遊《談鬼俱樂部》募資剛結束,正在準備出貨;蓋亞出版的「說妖系列」完結篇正在撰寫當中;和燈籠出版合作,結合台灣文化、以「燈籠」為主題的奇幻短篇小說系列,也在陸續推出。
除此之外,過去我們做的妖怪研究,也有進一步的發展與修正,估計將會出版新的妖怪專著。其它企劃由於還在比較前期的階段,變數較多就不便多提,如果對我們工作室做的事有興趣,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民俗月專題|台灣鬼怪不只林投姐與魔神仔?揭密台灣本土鬼怪傳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