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18歲的大貓熊團團,8月時出現癲癇症狀,之後身體逐漸好轉,沒想到17日又發生4次癲癇症狀,醫療團隊及時給予藥物治療,18日甦醒後四肢明顯無力。今(19日)凌晨,團團三度發生癲癇症狀,就連施打抗癲癇藥物也並未好轉,因此醫療團隊稍早做出決定,讓團團在沉睡中逝世,於13點48分心跳停止,動物園也曝光遺體的處理方式。
大貓熊「團團」9月和10月進行2次腦部MRI(磁振造影),證實腦部發生病變,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今天凌晨,團團分別在1點05分、1點56分和3點54分癲癇發作,在施打抗癲癇藥物後,牠的症狀仍持續間歇性發作,直到早上7點03分才暫歇,但身體明顯虛弱,完全無法進食。
醫療團隊根據CT及生理指數研判,團團的病況已不可逆,即便想辦法讓牠從深度麻醉中甦醒,團團也難再有品質地自主生活。因此,醫療照管團隊在百般不捨的痛苦中,仍共同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不要再繼續痛苦了,於今13點48分心跳停止逝世。
至於遺體該如何處理?稍早,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也表示,目前討論將做成「生態例子標本」,希望可以維護皮毛品質,「像團團這種有歷史印記的個體,會盡可能保留全部的皮毛、骨骼」。他指出,團團會先進行病理解剖,也會請專業團隊協助,比照2003年2月26日逝世的長壽大象「林旺爺爺」遺體方式處理,盡可能保存皮毛、骨骼,同時嘗試活體細胞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