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新聞/劉朝陽、李柏瑾 台中報導
該如何自我判斷腎臟的健康程度呢?「台灣腎臟醫學會」提出5字訣,就是「泡、水、高、貧、倦」,包括泡泡尿、下肢水腫、高血壓、貧血、和倦怠,只要有這些症狀,請盡速就醫;慢性腎臟病患的飲食,也得特別注意,醫生提醒,別碰過度加工的食品,必要的話,可搭配低蛋白營養補充品。
看病民眾說,「尿液會有很多泡泡,那我不曉得,到底是不是我的腎臟有問題。」
這是腎臟專科醫師的診間,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醫生說,只要檢驗血液和尿液,就可以知道腎臟健康的程度。
腎臟科醫師王舒民說,「有一個口訣,叫做泡水高貧倦,泡就是泡泡尿,假設小便有一些泡泡的部分,就可能有蛋白尿,要特別注意,水就是水腫,下肢有水腫,就可能有腎臟的疾病,高就是高血壓,貧就是貧血,倦就是疲倦,有風險的話,我們盡量是以篩檢的方式,而不是說等到有症狀再來求醫,這是我們的期許。」
醫生說,腎臟病依照輕重程度,分為一到五期,經過研究顯示,如果採行「低蛋白質飲食」、少吃過度加工的食品,可延緩腎功能降低的速度,避免尿毒帶來的併發症。
腎臟科醫師王舒民說,「國外的建議也是這樣子,在低蛋白的飲食過程中,再加上這些適量的補充飲品的話,針對腎臟的負擔相對比較少,那這些飲品的部分來講,除了低蛋白之外它有高熱量,包括維生素B12包括鐵,包括牛磺酸葉酸等等,那這對我們這些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常見的貧血,我想也有補充跟促進改善的效果。」
醫生給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的建議是,低蛋白、高熱量,並且要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規律的運動,正常作息,如此一來,就可降低洗腎的機率。
【原文出處】:注意你的腎! 5大腎臟病徵兆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