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台南一位80歲老翁,因高血壓導致心臟衰竭,急診就醫透過傳統藥物治療,血壓回到100 mmHg上下。但因擔心血壓持續過低,經醫師建議,患者使用最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藉由藥物機轉降低對血壓影響,後續再合併其他傳統藥物與利尿劑,目前控制良好,門診持續追蹤中。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達50% 有年輕化趨勢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科教授李貽恒醫師表示,「心臟衰竭」主要是各種心臟疾病造成,主要來自冠狀動脈疾病及高血壓,導致心臟收縮或舒張能力不足,無法提供足夠氧氣給全身器官,患者因此會出現喘、疲累、身體腫脹等不適症狀。
根據台灣2010年統計,心衰竭患者整體人數雖有下降,但45歲以下人數卻上升,這與高血壓年齡下降有很大關係,也導致心衰竭有年輕化趨勢。李貽恒醫師提到,美國心臟學會指出,高血壓患者如同心臟衰竭第一期患者,這是因為高血壓初期大多無症狀,但若未及時治療,恐會大幅增加心衰竭風險;而目前心衰竭死亡率趨近50%,半年內再住院率約32%,一年內再住院率也有39%,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儘速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新型治療對血壓影響小 降死亡率、住院風險
李貽恒醫師說明,目前治療心臟衰竭的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藥物分為四大類,包含傳統藥物RAS抑制劑(ACEI或ARB)/ 血管收縮素受體中性溶酶抑制劑(ARNI)、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B)、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 ,以及原為糖尿病用藥,現已可使用於無論有無糖尿病的心衰竭治療的鈉-葡萄糖共同抑制劑(SGLT-2i)新型治療;醫師通常會依據患者狀態及經驗給予用藥建議,大多會給予一項以上藥物合併使用,以利控制病情避免惡化。李貽恒醫師進一步提到,就上述案例患者個人情況的考量,建議使用對血壓相對影響小的新型治療,以幫助患者達到改善症狀、降低心衰竭住院、降低心血管死亡及總死亡風險的治療目標。李貽恒醫師提醒,心臟衰竭大多可透過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但切勿自行停藥,或亂服成藥導致疾病惡化。
出現身體無力、水腫、呼吸過喘等症狀 儘速就醫檢查
李貽恒醫師也叮囑大眾,患者也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每日早晚量測血壓、體重,也可多散步或游泳,適度從事溫和運動;一旦發現身體無力、水腫、呼吸過喘等現象,也請儘速前往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糖尿病引發腎心病變能否逆轉? 及早介入是關鍵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5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台南一位80歲老翁,因高血壓導致心臟衰竭,急診就醫透過傳統藥物治療,血壓回到100 mmHg上下。但因擔心血壓持續過低,經醫師建議,患者使用最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藉由藥物機轉降低對血壓影響,後續再合併其他傳統藥物與利尿劑,目前控制良好,門診持續追蹤中。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達50% 有年輕化趨勢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科教授李貽恒醫師表示,「心臟衰竭」主要是各種心臟疾病造成,主要來自冠狀動脈疾病及高血壓,導致心臟收縮或舒張能力不足,無法提供足夠氧氣給全身器官,患者因此會出現喘、疲累、身體腫脹等不適症狀。
根據台灣2010年統計,心衰竭患者整體人數雖有下降,但45歲以下人數卻上升,這與高血壓年齡下降有很大關係,也導致心衰竭有年輕化趨勢。李貽恒醫師提到,美國心臟學會指出,高血壓患者如同心臟衰竭第一期患者,這是因為高血壓初期大多無症狀,但若未及時治療,恐會大幅增加心衰竭風險;而目前心衰竭死亡率趨近50%,半年內再住院率約32%,一年內再住院率也有39%,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儘速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新型治療對血壓影響小 降死亡率、住院風險
李貽恒醫師說明,目前治療心臟衰竭的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藥物分為四大類,包含傳統藥物RAS抑制劑(ACEI或ARB)/ 血管收縮素受體中性溶酶抑制劑(ARNI)、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B)、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 ,以及原為糖尿病用藥,現已可使用於無論有無糖尿病的心衰竭治療的鈉-葡萄糖共同抑制劑(SGLT-2i)新型治療;醫師通常會依據患者狀態及經驗給予用藥建議,大多會給予一項以上藥物合併使用,以利控制病情避免惡化。李貽恒醫師進一步提到,就上述案例患者個人情況的考量,建議使用對血壓相對影響小的新型治療,以幫助患者達到改善症狀、降低心衰竭住院、降低心血管死亡及總死亡風險的治療目標。李貽恒醫師提醒,心臟衰竭大多可透過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但切勿自行停藥,或亂服成藥導致疾病惡化。
出現身體無力、水腫、呼吸過喘等症狀 儘速就醫檢查
李貽恒醫師也叮囑大眾,患者也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每日早晚量測血壓、體重,也可多散步或游泳,適度從事溫和運動;一旦發現身體無力、水腫、呼吸過喘等現象,也請儘速前往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糖尿病引發腎心病變能否逆轉? 及早介入是關鍵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5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