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2歲的女病人,長期有高血壓和心房顫動的問題,起初在評估中風風險之後,醫師建議她以藥物治療心律並預防中風,但病人認為症狀不明顯而抗拒服藥,結果不幸在3年後發生中風,住院時出現暫時性失語、手腳偏癱等症狀,所幸發現得早,在取栓手術後逐漸康復。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李柏增醫師表示,「這個病人其實算相對幸運,之前遇過其他不願意服藥的鐵齒病人,中風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到院時已來不及做取栓治療,最後只能帶著半邊癱瘓繼續生活,不只病人痛苦,也加重家人的照護負擔」。
研究發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 若有心房顫動應盡早做中風風險評估
一般來說,45歲以下患者出現中風,即可稱為年輕型腦中風,過去有研究指出,發病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可見中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李柏增醫師表示,中風風險因子有很多,包含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事件病史、年紀、性別都是,其中有心房顫動病史的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因此若曾發生過心房顫動,就應該接受中風風險評估,才能避免急症突發。至於誰容易有心房顫動,李柏增醫師指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心衰竭病史、肥胖等問題的病人,發生的比例較高。此外,酒精也會誘發心房顫動,有個名詞叫「狂歡症候群」,一些年輕病人在周五下班出去喝酒,隔天醒來心跳快得嚇人。李柏增醫師強調,心房顫動就是「有」跟「沒有」,只要有發作就應做中風風險評估,「因為能被抓到一次,通常一定有其他沒抓到的」。
心房顫動治療關鍵在心律控制與中風預防 高風險就應考慮用藥
關於心房顫動的治療原則,李柏增醫師解釋,治療目標其實圍繞在兩件事情上,第一個是控制心律,第二個則是預防中風。若只論年紀,通常會建議65歲以上民眾應特別留意中風風險,不過若合併多個中風風險因子,即使年紀輕也仍應好好用藥控制。李柏增醫師表示,對於已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心房顫動病人,應該依中風風險評估抗凝血劑的使用,同時依病人的症狀判斷是否需以抗心律不整藥治療,「以前述42歲女性個案為例,既有高血壓,又有心房顫動、中風病史等,風險分數高達4,基本上是非用藥治療不可了」。
發現心房顫動的1年內用藥治療 可明顯降低中風發生率
李柏增醫師進一步分享,對於新診斷的心房顫動病人,若能在1年內盡早開始抗心律不整治療,使心房顫動頻率下降,中風機率就可顯著降低。因此,若中風風險評估分數高,無論是藥物或電燒手術,盡早做抗心律不整治療,長期下來對健康才更有利。不過,臨床上也有遇到高風險患者因看不到療效,或害怕出血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之前遇過2、3個鐵齒的病人,勸他吃藥都不要,年紀不小又有三高,結果最後不幸中風臥床」,以往藥物副作用大,但現階段已有副作用相對低的藥物,如有疑慮應向醫師諮詢是否換藥,而非自行停藥。「未來心房顫動發生率會增加、發病年齡層下降,我個人認為心房顫動與中風年輕化趨勢有關」,李柏增醫師對此提出建議,除了年長者應留意心房顫動之外,年輕人也要更積極地評估中風風險,若偵測到一次心房顫動就應就醫檢查,才可盡量避免血栓發生。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