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心/曾子馨報導
嬰兒哭鬧有許多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肚子餓、想睡覺,或是需要換尿布,但因還無法說話表達,嬰兒僅能以哭泣來表達情緒,但當孩子哭鬧時,家長們的應對方式也是一大難題。育兒專家彣慈近期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面對嬰兒哭鬧時,爸媽雖可任由小孩釋放情緒,但同時家長不同的做法,也可能導致孩子形成不同的個性。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哭泣時,認為不該養成嬰兒一哭,就會得到幫助的習慣,因此抱持著放任的態度,對此彣慈指出,當嬰兒發現沒有大人安撫,或是得到其他回應,而停止哭泣時,有可能是放棄溝通,產生世界是不安全的,自己不被重視等消極心態,這樣的想法也可能隨著孩子一起長大,另一種孩子則有可能情緒更加激動,聲嘶力竭地哭喊導致沙啞或嘔吐等,這兩種樣貌也是未來可能形成孩子不同個性的表現。
但適時的放任孩子哭鬧的表達情緒還是必要的,偶爾讓嬰兒哭鬧可以讓他們訓練肺活量,也能當作體驗挫折感,而放任孩子哭鬧的時長該如何拿捏,彣慈透露,只要新生兒沒有影響到呼吸,臉部沒有發黑、發紫,也無其他身體或生理的不適,都不須太緊張,最後彣慈還分享,家長可採取「同理但不處理」的原則,像是待在孩子身旁,讓對方知道哭聲無法控制大人,但爸媽還是非常重視自己,給予小孩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