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線上

棒球好手張育成「鉤狀骨骨折」停戰! 如何治療、復健?醫師告訴你

2023-05-08 16:00

台灣棒球好手張育成在4月25日對上巴爾的摩金鶯隊,比賽中因為左手受傷提前退場,檢查發現是左手鉤狀骨骨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台灣棒球好手張育成在4月25日對上巴爾的摩金鶯隊,比賽中因為左手受傷提前退場,檢查發現是左手鉤狀骨骨折。

鉤狀骨骨折不論是棒球、網球、高爾夫球、橄欖球等不同型態的運動都有可能發生。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暨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醫師表示,若有較高的競技需求建議開刀治療,並透過術後復健運動恢復手腕及手指活動度。

什麼原因造成鉤狀骨骨折? 有哪些症狀?

鉤狀骨骨折大約佔手腕骨折的2-4%,林杏青醫師提到,鉤狀骨骨折可能由「急性」外傷,例如:直接撞擊地面、被球打到、或握住球棒打擊的瞬間反作用力,或是「慢性」累積的力量,如反覆累積的小撞擊、肌腱過度的力量拉扯引起

不同型態的運動都有可能發生鉤狀骨骨折。林杏青醫師指出,在揮拍、揮桿類型的運動中,緊握球棒或球拍的打擊瞬間,反作用力會反向衝擊手掌,傳遞到鉤狀骨上,造成傷害常常位於鉤狀骨的「鉤子」處。

其症狀表現包括手腕在偏向小指側(尺側)的急性或慢性疼痛,林杏青醫師表示,若影響到肌腱附著處,則小指和無名指在彎曲出力時會產生疼痛,而影響到附近的尺神經則小指及無名指,可能會有感覺異常或無力。

此外,也有些鉤狀骨骨折症狀並不明確,因此有可能單靠動作測試不容易發現。林杏青醫師提到,若臨床上有懷疑,還是以安排X光和電腦斷層等為主,核磁共振則可能在懷疑有血管供應不良導致缺血性壞死時安排。

如何治療、復健? 可以重返運動場嗎?

若骨折本身沒有位移,又沒有高運動需求,可以先嘗試不開刀保守治療,單純固定為主。但若是已經有位移,或是患者是運動員有較高的競技需求,醫師則會建議開刀治療。

林杏青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都可以在6-8週左右重返競技,常見的副作用是出現暫時的尺神經壓迫導致小指及無名指麻,但大多數不嚴重,手術成功率很高。

而術後可做以下復健運動恢復手的活動度,包含:

  1. 肌腱滑動運動:經由直立→敬禮→鉤狀→握拳→直拳後回復伸直,反覆8-10次,一天3-4組
  1. 手腕運動:重複8-10次,每天3-4組。
  • 手腕曲屈與背屈運動:前臂支撐在桌子上,手腕在邊緣上方,手指握拳抬起手,然後張開手指放鬆手。
  • 手腕尺側及橈側偏移運動:手平放在桌子上向兩側滑動。
  • 前臂翻轉運動:保持肘部彎曲並靠近身體一側,向一側將手掌向上旋轉,然後將手掌向下旋轉。可使用輕重量的鐵鎚輔助。

林杏青醫師提到,待活動度漸進恢復後可用撐開橡皮筋、抓握紙黏土開始訓練手指力量、漸進訓練握力,並調整運動中揮拍/揮棒的抓握動作,許多統計文獻回顧,都顯示大多數人能回場從事競技運動且有不錯的表現。

【延伸閱讀】

中醫徒手五分鐘治療 壘球員傷痛消失!

2競技運動造成頸椎損傷 運動員還能重返運動場嗎?醫師這樣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7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