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我國約有近850萬的飲酒人口,其中多達100萬人有過度飲酒的「暴飲」情形,且國內大學生飲酒率高達44%。負責代謝酒精的肝臟,可能會因為經常性飲酒而使「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機率增加。
其中,肝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名,每年又有逾萬人罹病,是需被重視的健康議題。台北榮民總醫學腫瘤醫學部陳三奇醫師提醒,3高風險群應定期篩追蹤。
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3高風險群應定期篩檢
肝癌好發年齡為20-50歲,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多數患者直到晚期症狀(如: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腹脹、體重減輕、血便、黃疸、急性腹痛等)出現,才意識到身體出了問題。
陳三奇醫師表示,當酒精、B肝病毒、C肝病毒等重要風險因子引發肝癌前,往往會先有一段慢性肝炎期,經過數次肝炎發作後,肝臟纖維化形成肝硬化,才慢慢形成癌症,但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多數患者都未曾發覺。
醫師指出,臨床上約有40%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肝癌,直到有感時已經無力回天,治療上也會遇到比較多困難,因此提醒以下高風險群,應定期篩檢追蹤,包含:
- 經常飲酒
- 家中有病史
- B、C肝帶原者
此外,研究指出,民眾若有酗酒習慣者引發肝病的危險性會比一般人高出至多20%,而肝病帶原者若長期過量飲酒,死於肝癌的危險性更較常人高出數十倍。因此,戒酒、適量飲酒也是相當重要的。
晚期仍有治療希望 應戒酒、配合治療
而肝癌晚期的患者也不需要太過絕望,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治療方式出現也使晚期肝癌患者有機會延長存活期、翻轉人生。
像陳三奇醫師就分享到,過去臨床上曾有一名B肝帶原患者,因工作有飲酒習慣,40歲左右確診晚期肝癌,對正值事業高峰的他來說是一大打擊,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後,癌細胞指數仍持續上升,與病患討論後,決定嘗試免疫+免疫的合併療法,成功縮小腫瘤,後續追蹤也未有復發狀況。
醫師也提到臨床試驗中,於先前經標靶藥物治療後的肝細胞癌病人,二線使用免疫合併療法治療後,約有50%的患者可以將存活期延長到近2年,與過去數據相比可說是大幅的進步,此外,治療副作用相較較輕,患者能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現在肝癌治療已有多元發展,晚期肝癌也有許多方法可以治療,病患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並戒除酒精等危險因子,改善病況、延長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逾14%大學生飲酒過量 國健署傳授5招拒絕勸酒!聚會喝酒別再「乎乾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9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