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線上

人工電子耳給付估年168位兒童受惠 新給付料造福嬰兒

2023-06-13 14:21

健保署宣布,自今年(2023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2耳給付,預估1年有168位兒童受惠。另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困難拔管的1歲以下嬰兒「横膈膜電位導管」,以利生長發育,每年約造福200名嬰兒。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健保署宣布,自今年(2023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2耳給付,預估1年有168位兒童受惠。另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困難拔管的1歲以下嬰兒「横膈膜電位導管」,以利生長發育,每年約造福200名嬰兒。

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將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單耳人工電子耳植入」納入健保給付,讓聽損兒童重獲聽力,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每年費用約1億6540萬元。

雙側植入電子人工耳 比單側能改善聽力等能力

近年來,英國、南韓等國家針對因疾病造成嚴重聽力影響未滿18歲兒童,均建議雙側植入人工電子耳,並給予給付。健保署與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多次開會,委託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辦理「人工電子耳醫療科技再評估」,實證資料顯示,雙側電子耳較單側電子耳能夠改善聽力、言語理解及口語表達能力。第1耳與第2耳植入的間隔時間,雖然可能影響溝通能力改善的時間曲線,但不影響其改善的幅度等。

為此,健保署於5月18日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特材部分第64次會議提案,會同醫藥專家、醫界團體及付費者等代表,研議修正人工電子耳給付規定,決議放寬健保人工電子耳於未滿18歲兒童植入第2耳,嘉惠嚴重聽損兒童的聽覺發展。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感謝特材共擬會議之代表(含專家、醫界團體、付費者代表、病友團體等)對本案的支持。推估1年嘉惠約168位兒童,5年總計840位兒童,平均1年約需9,895萬元。

「橫膈膜電位導管」納給付 估每年200名嬰兒受惠

5月18日特材共擬會議也討論早產兒及新生兒使用的「邁柯唯横膈膜電位導管」,石崇良表示,此横膈膜電位導管是用於偵測橫膈膜點電活性訊號,以此控制神經調控呼吸模式(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ion Assist,NAVA)與非侵襲性呼吸(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 NAVA通氣模式,並可監測大腦呼吸驅動力,及透過鼻胃腸路徑給予營養品、流體及藥物。

考量此特材對早產兒及新生兒具有臨床療效及需求,經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全額給付「横膈膜電位導管」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且困難拔管的1歲以下嬰兒,以利後續生長發展,推估每年約提供200名嬰兒照護,預算約299萬元。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竇炎、感冒、鼻過敏分不清? 鼻竇炎合併這個最難纏
▸乾眼症知多少?眼科醫師揭5成因、4等級 帶你1次搞懂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