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心/陳瑞婷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盛產海鮮且種類眾多,其中除了魚蝦和貝類之外,軟足類也是受大眾歡迎的食材,Q彈口感讓人止不住口水,但這些軟足類外觀相似,時常分不清楚誰是誰,對此,身為海鮮專家的「Ernie W」,他表示台灣最常見的軟足類有三種,分別為鎖管、花枝和軟絲,他將實際解剖這三種海鮮,教大家如何分辨牠們。
Ernie W從海鮮市場購買鎖管、花枝和軟絲,帶回家後實際解剖牠們,他表示,鎖管的別名很多,有小管、中卷、透抽等等,這些都是指鎖管,原則上就是大小不同,之所以會稱為「鎖管」,是因為外觀形狀像鎖管,才由此命名。
Ernie W接著解剖花枝,他提到,花枝又稱作烏賊,而牠最大的特徵就是擁有很大的硬殼,而本身的肉也非常厚,澎湖花枝丸就是用它來料理,其內部構造與鎖管雷同;而軟絲則是翅膀大片又飽滿,所以有「軟翅」之稱,最大特別為身體呈橢圓狀,且背殼為透明色,這些都是台灣常見三種軟足類的差別。
此外,Ernie W指出,在分解這些軟足類海鮮時,可以看見牠們身上有一顆「墨囊」,這就是墨魚麵的材料之一,所以他提醒,平時在分解時要小心,如果弄破墨囊,裡面的墨汁就會噴出,讓整個砧板和桌面變成黑色,這是在處理軟足類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影片經分享後,獲得不少網友迴響,紛紛留言讚,「必須推,海洋知識需要蓬勃發展,希望各位別再被騙」、「很喜歡你介紹的海鮮知識跟實際操作!講得又清楚又好懂!」、「海鮮知識解析越多越好,非常實用」、「終於解開我多年的疑惑了,雖然我甚麼都吃,希望能做更多類似的科普影片」、「一直覺得軟絲比較好吃稀有,但居然不是最貴的,長知識」、「我的海鮮知識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