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何種關係,一段有毒的關係往往讓人身心疲憊又難以脫困。擁抱心理諮商所陳巧翊心理治療師指出三大指標,並教如何應對,呼籲當事人多聽聽自己的聲音。
我在「有毒的關係」裡面嗎?心理師3指標,不論是否惡意!
陳巧翊心理師表示,一段有毒的關係常見會出現三大指標,包括位階的差異、孤立與暴力、暴力多元化。
位階的差異:
可包括權力、社會地位上的落差,例如親子關係、師徒關係、前輩與後輩、主管與下屬等,以及心理狀態落差等情況。因為人在面對位階落差時容易出現忠誠或因為對方具有影響力而不敢反抗,出現「上對下」的情況,最難以發現不公平、不對勁。剛失戀而狀態不佳者也容易處於地位低弱而被掌控。
孤立與暴力:
受害者承受著「一般正常關係」中無法被接受的暴力,且資訊常被阻斷而無法獲得幫助。這在道德要求較高的亞洲文化也更為常見,常會有「家醜不可外揚」的情況,或是出現保護加害者的名譽等原因,使得受害者正身處迫害當中,卻不知該如何求助,例如受到家暴、性侵、性騷擾、或是正受到劈腿者掌控的第三者。
暴力多元化:
此處指的暴力未必是肢體暴力,也包括了精神暴力,且加害者很有可能以「我是為了你好」加以包裝、合理化暴力,例如斥責、有意無意地開玩笑嘲諷、在其他事件中過度檢討被害者,各方面削弱受害者的信心,受害者狀態不佳也難以判斷。後續可能越來越多樣化,進一步出現各方面貶低能力、羞辱外在、限制行動,甚至真的進展到肢體暴力。
關係有毒,但他對我很好?心理師指「真正的好」的關鍵
從幫加害者說話,變成愧對加害者:
在一段有毒的關係當中,即便出現上述指標,受害者也常會出現「對方其實平時對我很好的。」這般可能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情況,也就是受害者被不當的對待,但可能基於無法接受某種事實、讓自己好受一點,依然想幫對方說話。陳巧翊心理師表示,當受害者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進入壓抑情緒、感受、想法,而持續受困於當前情境當中,甚至脫困了也還是覺得愧對。
給糖吃 V.S. 真正對自己好:
心理師說明,真正的關心、真正的好,會是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真的是為自己好,對方會設身處地的為自己著想、提供良好的指引,並讓自己有健康的發展空間,且是能雙向溝通、一起討論的,自己也能說出自己的心聲,並不用因為害怕而不敢發聲。而不是只是讓受害者「感覺好」這般給糖吃的感覺而已。
例如自己做錯事情時,對方會提醒、建議、溝通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聊聊為什麼做這件事前會有如此動機。而不是平時表達愛意、溫柔對待、送禮物,但遇事時斥責、辱罵、批判、毆打等多元暴力。
真關心一樣有毒?加害者普遍有意?
陳巧翊心理師表示,不論對方是否惡意,只要符合前述3指標,就可視為有毒的關係,就算是對方是真的是關心。例如對於另一伴施加的壓力已經到了考慮要看身心科、父母的打罵教育已經打到差點送進醫院,這即便是出自於關心,也是有毒的關係。而就陳巧翊心理師經驗來看,加害者普遍是有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的。
有毒的關係3大影響!心理師:恐讓受害者過度緊繃
陳巧翊心理師表示,長期處於有毒的關係當中,對受害者的影響甚大,主要可包括3大影響,順從與愧疚、警戒與動盪、無助與絕望。
順從與愧疚:
受害者會漸漸認為自己確實做得不好,對方才會有這樣的作為。甚至認為就是自己不好,才會受到如此對待。而為改善關係、為了在該環境中生存下去,也會更加的順從。這即便是知道自己的好,但缺點被對方掌握,也還是有可能如此發展。
警戒與動盪:
受害者容易長時間處於過度警戒、高度緊繃的狀態、容易情緒起伏大、常常動蕩不安、甚至變得相當敏感,例如有人無意間提及其他某個關聯性並不高的關鍵字也會觸動、認為在說自己不好、是不是在說自己,也可能為了保護自己而變得易怒。
無助與絕望:
人類具有適應性,即便在逆境當中也會逐漸習慣,日久便「習得無助」,這將使得有毒的關係模式固定,甚至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脫離這樣的關係當中,出現「就這樣吧」、「走一步算一步吧」。而若是加害者合理化自己的暴力,受害者也出現順從和絕望,那就達到了完美的恐怖平衡,呈現「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惡性循環。
4招脫離有毒的關係!心理師:了解自我感受是關鍵
了解自我感受:
陳巧翊心理師表示,面對有毒的關係,當事人脫困的關鍵在於自己的感受,必須得要知道自己正在受到不當的對待,也要知道自己的能耐、以及知道自己是可以過好生活的。
打開資訊管道、相信自我能力:
建議可尋找能夠理解、試著理解、不帶立場、不予批判、可以信任的人聊聊,打開自己的資訊管道,不只吸收正常的觀念、提升信心,也緩解壓力、並參考多種可行方法。讓身旁的人也有機會能夠幫助自己。尤其是成年人,可尋找的資源、能做的事情一定比自己想像的多、能力比想像中的好。
實際改變關係:
在打開資訊管道、讓自己不再孤立後,面對加害者,若是情緒勒索、精神控制等,可劃出清楚的界線並溝通,例如告訴對方不可以這樣對待自己,或是離開該段關係。若是已經涉及到肢體暴力,則可透過報警、公司或學校的申訴管道等進行必要的處置。
若有需要,也可以透過心理諮商協助,有助釐清自己的感受、是否正處於有毒的關係當中、抒發自己的情緒、重新建立信心等。
你我散播「不用怕」的訊息,讓有毒關係的受害者站出來
陳巧翊心理師也指出,一般情況下,有求助意願的通常已經是痛苦到不行的受害者,讓受害者站出來需要仰賴社會、每個人,我們要做的並不單只是「要受害者有能力站出來」,而是建立起一個「受害者不用怕,你可以站出來」的環境,就像ME TOO事件一樣。
因此如果可以,民眾也可以成為散播知識、散播訊息的一份子,中立而不帶批判的傾聽,讓身邊隱藏的受害者知道自己是可以站出來的。並且也可以讓加害者知道,不可以做這樣的事情。
《延伸閱讀》
.關係中自卑?難過?離不開?如何脫離「黑暗PUA」養、套、殺?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