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是現今高齡化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其主要的特徵為肌肉質量和肌力強度的下降。同時,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增加,老年人口不斷上升,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也逐年攀高。尤其當為了減少腎功能的惡化而執行低蛋白飲食,可能發生「擔心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乾脆都不吃」,進食量大不如前,就容易導致蛋白質熱量耗損,加速肌肉流失,增加肌少症風險。為避免肌肉持續耗損、營養不良,加速腎功能惡化而形成惡性循環,提醒腎友可進一步與醫師討論,適當搭配酮酸胺基酸,降低腎臟負擔、同時減少肌肉流失,拒絕讓肌少症和洗腎找上!
年紀大共病多?當心腎病、肌少症同時找上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生理機能難免會下降,特別是肌肉量的流失,也是影響生活起居的重要關鍵。另方面,隨著腎功能衰退,代謝廢物能力下降,加上合併多種慢性共病,更會大幅提升肌少症風險。特別是「年紀大、共病多的腎病患者,可能無法出門甚至運動,肌肉沒有頻繁使用的狀況下,就容易發生退化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腎病合併肌少症成骨牌效應!跌倒、骨折、臥床樣樣來
不過,肌少症聽起來只是肌肉變少,會有什麼危害嗎?肌少症一旦發生,將大幅增加後續併發症風險、生活品質也將大受影響,對於慢性腎臟病病友來說,更是相互影響的關係。「有些病患也許先前可以買菜煮飯、自理生活,但隨著肌肉流失、活動能力下降,便無法照顧自己,加上子女都在外地工作,隨便買、隨便吃的惡性循環,將讓疾病快速惡化,更快步入洗腎。」此外,身心狀況也會連帶受影響,尤其年輕常常外出交友,現在卻因為肌少症無法外出而失去自信,心理調適就會出現障礙。
醫師分享最近遇到一位80幾歲的案例,起初一再跌倒就醫,都以為是意外,沒有重視此問題。直到這次發生股骨骨折,導致長期臥床、無法起身運動,才瞭解合併肌少症的危險性。除了活動能力下降,影響生活品質外,也會增加跌倒、骨折風險,住院率與死亡率也較高,相當值得重視與關切。
當小腿肚變細要小心!
因此如何及早發現肌少症成為關鍵,可以透過簡單問答,包含最近爬樓梯是否有困難?走路速度是不是減緩?需不需要拐杖、助行器等⋯⋯;或是握力、肌肉測量(上臂或小腿),都能簡易判別肌肉量。當小腿圍不足,男性小於 34 公分、女性小於 33 公分,就可能已罹患肌少症。
蛋白質熱量都要達標!酮酸胺基酸來助陣
想預防或改善肌少症,得從適量的營養與運動開始。特別是慢性腎臟病病友,更要攝取適量的優質蛋白質與足夠的熱量,以作為肌肉生成的原料來源。倘若採取低蛋白質飲食矯枉過正,什麼都不敢吃,就會發現體重下滑,開始有肌少症的風險。因此每天務必攝取每公斤25-35 kcal的熱量,蛋白質以植物性的原型食物為主,加上足夠的醣類、脂肪(不飽和脂肪酸)等幫忙,才能讓營養達標。
若真的擔心採取低蛋白飲食可能造成肌肉流失,可進一步與醫師討論,搭配補充酮酸胺基酸,降低含氮廢物、延緩腎功能惡化;同時有效轉化為人體所需之胺基酸,讓病患更放心執行低蛋白飲食、鞏固營養均衡,減少肌少症發生。
感謝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林威宏醫師提供資訊
《延伸閱讀》
.肌少症影響廣,久坐少動要注意!醫:易三高、骨鬆、退化性關節炎!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