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線上

巴金森氏症病程細分5期 醫:治療採1療法不讓病情惡化

2024-01-25 16:17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老年人因老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失智症外,巴金森氏症也是一大威脅。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冠穎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與老人退化很像,導致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病程往往是較為嚴重之時。臨床通常會先採用藥物控制,當病情惡化嚴重才考慮手術治療,進而改善症狀並避免藥物副作用。 巴金森氏症狀發展分5期 初期表現難與老化區分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腦部黑質區域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造成顫抖、僵硬、步態異常等動作障礙。曾冠穎坦言,臨床上巴金森氏症罹病初期所表現的症狀,與老人退化極為相似,因此並不容易辨認,患者往往到病程較為嚴重時,才來醫院就診。 關於巴金森氏症的病勢發展,曾冠穎細分成5期來看,患者罹病前5年會有第1、2期的初期症狀;罹病5至10年會出現第3、4期的中期症狀;罹病若10年以上通常已到了第5期的晚期症狀: ▸第1期:單側肢體先產生症狀 若是在右側,病患首先感覺是右手寫字或作精細的動作會較差,手會有些顫抖,也較僵硬,字寫起來會有些扭曲。若在左側,也會感覺到手部精細動作會較笨拙。 ▸第2期:兩側肢體皆有症狀 臉部表情僵硬,雙手皆會有顫抖、僵直或動作緩慢的現象,行走時軀體及兩下肢皆較僵直、遲緩,此階段仍然有能力從事輕便工作,日常生活也可自我照顧。 ▸第3期:兩側肢體之症狀皆加重 此時走路相當緩慢,步態有如老態龍鐘,步伐很小,動作很緩慢,由坐椅站立或坐下時,皆相當困難。臉部表情更為呆滯,說話聲音較小,構音也較不清楚,但病患神智及記憶力仍正常,這階段通常已無法工作,部分日常生活須旁人扶助。 ▸第4期:肢體症狀更加嚴重 病患行走時相當不穩,舉步維鞎,須要旁人扶助才能走動,日常生活如吃飯、洗澡等皆須旁人照顧。 ▸第5期:巴金森氏症末期 病患已無法行走,完全臥床!連吞嚥、咳啖、翻身皆相當因難,因此容易產生褥瘡、肺炎及營養不良以致死亡。由於巴金森氏症行動僵直、遲緩、步態不穩,很容易產生摔倒意外,加上長期臥床易產生感染,因此其死亡率是同年齡的2倍。 採用DBS治療巴金森氏症 改善患者症狀及藥物副作用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上,曾冠穎說明,當病患確定是巴金森氏症後,需開始使用增加腦內多巴胺或是改善巴金森氏症狀的藥物,但隨著病情的進展,藥物恐會引起一些行動不良的副作用例如異動症。另外,長期服用左旋多巴胺後,並不再具有最初時的療效,反而會產生時能控制時而惡化,失去正常活動能力的交替反應,此時便應考慮手術治療。 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成為治療巴金森氏病最有效的手術方式之一,曾冠穎解釋,這是非常複雜及精細的手術,可舒緩巴金森氏症患者發生的暹緩、失調、肌肉僵硬或顫抖的症狀,亦可明顯降低藥物造成動作失能之副作用。病患在術中處於清醒狀態,和醫師雙向溝通,及時對植入電極位置做確認,並直接施予測試及治療。多數患者術後的復原快速,約1週後即可出院,回到正常生活,且口服藥物也大幅減少,只需定期回診即可。 曾冠穎分享,1位女性患者初發病時常發生想吐、便秘狀況,就醫後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雖開始使用藥物治療,但後來手抖症狀十分嚴重甚至無法處理生活大小事,且藥物漸漸失去控制效果。她在發病滿5年後,決定用腦內深部電極刺激術治療,術後恢復十分良好,患者可恢復正常生活,重獲良好生活品質。 # 首圖攝影/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掃除迎來濕疹、富貴手! 中醫師教你不傷皮膚打掃法 ▸【專題】面對男女頭號癌症殺手別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老年人因老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失智症外,巴金森氏症也是一大威脅。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冠穎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與老人退化很像,導致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病程往往是較為嚴重之時。臨床通常會先採用藥物控制,當病情惡化嚴重才考慮手術治療,進而改善症狀並避免藥物副作用。

巴金森氏症狀發展分5期 初期表現難與老化區分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腦部黑質區域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造成顫抖、僵硬、步態異常等動作障礙。曾冠穎坦言,臨床上巴金森氏症罹病初期所表現的症狀,與老人退化極為相似,因此並不容易辨認,患者往往到病程較為嚴重時,才來醫院就診。

關於巴金森氏症的病勢發展,曾冠穎細分成5期來看,患者罹病前5年會有第1、2期的初期症狀;罹病5至10年會出現第3、4期的中期症狀;罹病若10年以上通常已到了第5期的晚期症狀:

▸第1期:單側肢體先產生症狀

若是在右側,病患首先感覺是右手寫字或作精細的動作會較差,手會有些顫抖,也較僵硬,字寫起來會有些扭曲。若在左側,也會感覺到手部精細動作會較笨拙。

▸第2期:兩側肢體皆有症狀

臉部表情僵硬,雙手皆會有顫抖、僵直或動作緩慢的現象,行走時軀體及兩下肢皆較僵直、遲緩,此階段仍然有能力從事輕便工作,日常生活也可自我照顧。

▸第3期:兩側肢體之症狀皆加重

此時走路相當緩慢,步態有如老態龍鐘,步伐很小,動作很緩慢,由坐椅站立或坐下時,皆相當困難。臉部表情更為呆滯,說話聲音較小,構音也較不清楚,但病患神智及記憶力仍正常,這階段通常已無法工作,部分日常生活須旁人扶助。

▸第4期:肢體症狀更加嚴重

病患行走時相當不穩,舉步維鞎,須要旁人扶助才能走動,日常生活如吃飯、洗澡等皆須旁人照顧。

▸第5期:巴金森氏症末期

病患已無法行走,完全臥床!連吞嚥、咳啖、翻身皆相當因難,因此容易產生褥瘡、肺炎及營養不良以致死亡。由於巴金森氏症行動僵直、遲緩、步態不穩,很容易產生摔倒意外,加上長期臥床易產生感染,因此其死亡率是同年齡的2倍。

採用DBS治療巴金森氏症 改善患者症狀及藥物副作用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上,曾冠穎說明,當病患確定是巴金森氏症後,需開始使用增加腦內多巴胺或是改善巴金森氏症狀的藥物,但隨著病情的進展,藥物恐會引起一些行動不良的副作用例如異動症。另外,長期服用左旋多巴胺後,並不再具有最初時的療效,反而會產生時能控制時而惡化,失去正常活動能力的交替反應,此時便應考慮手術治療。

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成為治療巴金森氏病最有效的手術方式之一,曾冠穎解釋,這是非常複雜及精細的手術,可舒緩巴金森氏症患者發生的暹緩、失調、肌肉僵硬或顫抖的症狀,亦可明顯降低藥物造成動作失能之副作用。病患在術中處於清醒狀態,和醫師雙向溝通,及時對植入電極位置做確認,並直接施予測試及治療。多數患者術後的復原快速,約1週後即可出院,回到正常生活,且口服藥物也大幅減少,只需定期回診即可。

曾冠穎分享,1位女性患者初發病時常發生想吐、便秘狀況,就醫後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雖開始使用藥物治療,但後來手抖症狀十分嚴重甚至無法處理生活大小事,且藥物漸漸失去控制效果。她在發病滿5年後,決定用腦內深部電極刺激術治療,術後恢復十分良好,患者可恢復正常生活,重獲良好生活品質。


# 首圖攝影/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掃除迎來濕疹、富貴手! 中醫師教你不傷皮膚打掃法
▸【專題】面對男女頭號癌症殺手別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