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5歲的患者因排血便又吐血,到診所求醫。醫生為該患者進行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未發現異常後,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進行「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與血液檢查,以確認病因。後來檢查發現,原來是「感染性動脈瘤」與十二指腸形成廔管,才導致腸胃道持續出血。在接受心臟外科醫師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幸好發現得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原來腸道內的細菌,還會跑到動脈「寄生」。
陳威佑醫師在其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中解釋,正常情況下,腸道的細菌都會待在腸道內,發揮消化和吸收等不同的作用。不過,如果有腸道菌叢失衡,導致細菌過度生長,或是腸道黏膜屏障受到破壞,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狀況時,就有可能發生「細菌轉位」(Bacteria translocation)的情形。
簡單來說,就是細菌會經由血液循環離開腸道,跑到身體的各個地方。其中有部分的細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侵蝕血管,導致血管壁變得脆弱。血管壁經由血液反覆的撞擊之下,會慢慢膨脹擴張,最後形成動脈瘤。
由真菌引起的主動脈瘤並不常見,而且身體健康的人,對主動脈的感染通常有很高的抵抗力。然而,根據《Cureu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如果過去曾經有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後天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等免疫力受損的情形,就有較高機率發生真菌引起的主動脈瘤。若本身有相關慢性病,同時出現以下情形,應儘快就醫,以免腸道細菌寄生於動脈:
1. 發燒、寒顫:部分細菌如沙門氏菌感染後,身體為了對抗感染,會出現發燒和寒顫的症狀。
2. 吐血、血便:若主動脈瘤破裂或感染周圍組織,有可能引發腸胃道出血,如吐血、排血便或黑便。
3. 連續多天腹瀉、腹痛及嘔吐未改善:部分真菌感染後會引起消化道不適症狀,例如腹瀉、腹痛及嘔吐。
腸道疾病絕對不容小覷,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平時應特別注重腸道健康,密切觀察是否出現腸道不適的症狀。一旦發現不對勁的情況,應該盡早就醫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延伸閱讀
為什麼老是肚子餓?這8個鮮為人知的原因可能就是罪魁禍首!千萬要小心「這種蟲」!看似普通,下一秒卻會奪走你的命,快傳給家人朋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