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線上

從抗癌到綻放!SHERO’S Beauty 巡迴展 見證女性癌友的生命力量

2024-09-04 10:00

癌症,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成為不少台灣人心中最深的恐懼之一。每年約有12萬人新罹患癌症,而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癌症的死亡率逐年下降,許多患者在面對病魔時,選擇了勇敢而堅定的態度,展現出驚人的生命韌性與勇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癌症,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成為不少台灣人心中最深的恐懼之一。每年約有12萬人新罹患癌症,而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癌症的死亡率逐年下降,許多患者在面對病魔時,選擇了勇敢而堅定的態度,展現出驚人的生命韌性與勇氣。

從恐懼到綻放光芒 癌症經歷成就女性的美麗及力量

10月即將迎來國際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推出了「SHERO’S Beauty 美麗綻放.女力無所畏」攝影巡迴展,透過攝影作品呈現九位勇敢抗癌的女性病友的生命故事。這些女性在面對癌症時,經歷了恐懼與無助,但她們最終選擇了接納與轉念,在與癌共存的過程中,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光芒,為自己綻放如花朵般的美麗人生。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指出,癌症雖然是台灣人的頭號殺手,但隨著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新療法的出現,癌症已逐漸被控制,即使是晚期癌症,也有可能像心臟病或糖尿病一樣,成為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他鼓勵所有癌症患者積極面對,用正向的態度迎接生命中的挑戰,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即便歷經磨難 眼神依然有光

這次攝影展以「分享」、「希望」和「賦能」為主題,透過九位不同年齡、罹患不同癌症的女性病友的生命故事,展現她們如何在治療中承受身心的創傷,並最終重新掌握對自己身體與生命的主導權,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與希望。對這些勇敢的女性而言,罹癌的經歷並非生命中的缺憾,而是她們蜕變成蝴蝶般彩翼的過程,這正是她們被稱為SHERO’S Beauty的原因。

三次抗癌勇士 肚皮舞老師充滿生命韌性的重生之路

其中,肚皮舞老師許瑜珊(小魚兒)的故事格外動人。十多年前,她被診斷出一期舌癌,這對一位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在得知需要切除部分舌頭並摘除淋巴後,她一度擔心自己再也無法正常說話,甚至無法繼續擔任過去正音班的教學。然而,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透過不懈的復健和語言治療,逐漸恢復了發音功能。如今,與她交談時,已幾乎聽不出異樣,這背後是她無數次努力的成果。

六年後,她又遭遇了二期乳癌的襲擊,這次的治療需要全切除左側乳房,並進行自體重建。儘管她積極接受治療,但連續的病痛讓她一度陷入低潮,甚至開始交代後事。然而,命運並未停止對她的考驗,不久後,她再度被診斷出3B期的直腸癌,面對第三次癌症的挑戰,許瑜珊選擇接受化療與手術,並同時堅持進行舞蹈訓練,最終用她擅長的舞蹈重新擁抱了生活。這三次的抗癌經歷讓她成為一位真正的戰士,在困境中找到生命的韌性與堅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特此感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靳秀麗

家庭變故與癌症同時發生 在連續打擊中找到生活力量

另一位抗癌鬥士秀治,也有著令人動容的故事。她原本是名護理師,與丈夫在中國生活,但返台後不久因家庭變故發現罹患乳癌。在治療期間,父親因車禍病危,她忍著病痛將父親從屏東接到台北親自照顧,最終卻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在乳癌治療結束後不久,父親過世,隨後姊姊也在父喪期間猝逝。接連的打擊讓她感到無比痛苦與無助,但她選擇堅持走下去,最終在癌症的陰影中找回了生活的力量。

這些勇敢的女性病友,用她們的生命故事告訴我們,癌症雖然來勢洶洶,但生命的光芒不應因此被掩蓋。她們用行動證明,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要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走入勇敢女性的生命故事 SHERO'S Beauty巡展全台啟動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靳秀麗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癌友們重新審視自己對外在形象的定義,學會在面對挫折時轉念迎向希望,更要懂得愛護自己。這次展覽將在全台四家醫院巡迴展出,臺北榮總為首站,展期從今天起至九月二十八日,誠摯邀請民眾走入中正樓的文化走廊,一同見證這九位勇敢女性的生命故事,共同支持她們的勇氣與力量。

本次攝影展的公益合作夥伴,台灣吉立亞醫藥總經理Cathy Su也表示,同為女性,她深切理解癌症治療對身心靈的影響,對於這九位用生命故事鼓勵他人的女性表示最深的敬意,也希望這次活動能激勵更多癌友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勇敢地迎接未來。

【延伸閱讀】

破解迷思!穿了內衣壓迫又脹痛,難到得乳癌了嗎?

停經前乳癌病患有福了!健保放寬給付CDK4/6抑制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8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