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財訊雙週刊/洪綾襄
為搭上AI熱潮,不少投資人透過高息的固定配息結構型商品(FCN)投資美超微。在美超微面臨下市風險的當下,投資人恐只賺了息,卻賠了本。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喧騰多時,美國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SMCI)的下市危機至今(26)日尚未明朗化,但近兩週股價波動劇烈,讓國內一批直接持有美超微,以及持有連結美超微結構型商品的投資人七上八下。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十月底,投資人自行透過複委託申購美超微股票,總規模約45.91億元,而透過本國銀行購買連結美超微股票的結構型商品,則有283檔,總金額約44億元,加起來規模約達百億元,遠高於投信基金與券商的1.5億元。美超微是輝達(Nvidia)供應鏈的重要夥伴,創辦人梁見後出身嘉義,因而備受台灣投資圈注目。去年初起,美超微從5美元開始飆漲,最高漲破千美元,而稱為「AI妖股」,就有不少投資人躍躍欲試,除了自行透過複委托到美國買美超微之外,也會申購結構型商品。
與投行對賭股價 賺高息卻恐虧本
銀行通路透露,這一批連結美超微的結構型商品主要包裝成FCN(Fixed Coupon Note,固定配息境外結構型商品),是高資產很常使用的「不保本」槓桿投資工具。投資人的交易對手通常是高盛或是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資銀行,商品結構連結三到四檔股美國科技股,雙方對賭股票漲跌——只要股價不跌,買方就可以賺到固定配息,通常每個月約10-15%左右;但要是股價跌超過一定程度,買方就得要用設定的執行價買回股票,常見的設定是跌超過50%,就要用折價75%的價格接下股票。因此配息率愈高、執行價愈低。反之若股價大漲,則合約結束。舉例來說,一位投資人在7月10日買了一檔連結了蘋果、輝達、美超微的股票,換算分拆後執行價為70元,簽約時美超微股價90美元,三個月後崩跌至不到20元,由於觸及轉換價了,不管現行市價多慘不忍睹,都必須依合約用70元接手美超微股票。
就有人直言,FCN的商品設計是「你要他的高息,他要你的本金,看誰賭贏。」專家分析,這類商品有兩類投資人感興趣:其一,認為該公司股價現在太貴,看好未來長期發展,於是等折價時購入,可以再等待上揚;其二,認為該股票已大跌過、未來跌幅有限。其實只要操作得宜,獲利空間仍大。
只要沒確定下市 就有人想凹單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通路透露,由於美超微這兩年太紅,一直被被客戶追問著要買連結美超微的FCN或是ELN(股權連結結構型商品),6月梁見後現身台北電腦展(Computex)後,詢問度更是爆表;而且,美超微股價波動劇烈,加入FCN後會讓整個商品的價格更具吸引力,因此外商銀行約年初,而本國銀行高端財管約在7、8月開始銷售FCN,不過為了控管標的規模,加上美超微持續下跌,現已大多停售。
銀行高管透露,9月興登堡報告出來後、10月底安永會計師辭職,就有滿多投資人先認賠了,「還沒停損的,我們就會去關懷他,充分告知情況,還是有客人覺得部位不大,就凹凹看不會下市。」況且,若連結的三檔股票中含有輝達,賺賠還很難說,因此還是要看商品結構與進場點。《財訊》雙週刊指出,但專家分析,「這其實就是選擇權賣出賣權(sell put)的做法,為什麼要為了高配息,讓銀行抽成、賺手續費?」況且若真的掉到sell put的執行價時,市場往往情緒低迷,股價和流動性只會更差、更難回本。他也提醒,若投資人是透過「疊券」,也就是將抵押美債質借現金去買,就是變相地加大槓桿倍數。有鑒於美超微下市危機未解,日後就算沒下市,在美國強大的監理要求下,股票流動性也會變差,投資人仍需謹慎應對風險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從美超微下市風波 看懂結構型商品的高息陷阱
延伸閱讀:
全福生技12月掛牌上市 董事長林羣談逆轉勝背後的「三百日維新」
神通集團50周年2》川普2.0衝擊台廠如何因應?苗豐強:半導體供應鏈要集中不容易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原文出處】:投資人注意!美超微臨下市風波 恐只賺息卻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