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電影為何風行近20年?推手是「它」

民視新聞網 2020-10-21 21:55
瓊瑤電影為何風行近20年?推手是「它」

瓊瑤愛情片從1965年一直到1983年,佔據台灣影史接近20年的時間。為什麼瓊瑤電影可以在當時崛起?除了靠著一票電影明星、峰迴路轉的情節支撐,電影劇情所傳達的儒道價值、黨國歷史連結,或許也是讓瓊瑤電影在當時嚴格監控的電影檢查制度下,還能蓬勃發展的原因。

瓊瑤愛情片從1965年一直到1983年,佔據台灣影史接近20年的時間。為什麼瓊瑤電影可以在當時崛起?除了靠著一票電影明星、峰迴路轉的情節支撐,電影劇情所傳達的儒道價值、黨國歷史連結,或許也是讓瓊瑤電影在當時嚴格監控的電影檢查制度下,還能蓬勃發展的原因。

國語政策與「健康寫實電影」催化 瓊瑤小說躍上大銀幕

在談瓊瑤電影如何風生水起之前,也要跟大家談談當時的時代背景。

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初期,大部分電影為國民黨政府主導的政治、政令宣傳片,主題多為「反共」、「農村經濟成功」,直到1955年,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映後,創下當時的票房紀錄。

(圖片擷取自《薛平貴與王寶釧》60/60-紀念台語片60年粉絲專頁)

不過當時正值國語政策推行之際,校園、教室常見「我要說國語不說方言」的標語。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國民黨政府自然不樂見台語片的風行,因此在60年代,中影提出「健康寫實主義」,意圖保有當時電影政策既有的「教化」功能、更宣導中國傳統儒道美德精神。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結構轉變,主流社會從農村邁向都市,因此符合政策路線的瓊瑤作品便成為很好的藍本,天時地利下,第一部瓊瑤電影《婉君表妹》就由中影出品。

健康寫實主義代表作品《蚵女》(圖片擷取自國際電影畫報粉絲專頁)
(圖片擷取自中影官方網站

然而瓊瑤小說劇情中的愛情糾葛,又不利於國民黨政府當時強調「積極正面」的思想宣傳,因此劇本都會進行改編,雖保留原先的愛情橋段,但在其中加入「家庭倫理」的成分以達兩全其美。

美貌新面孔上演浪漫夢幻泡影 掩蓋黨國禁錮的白色恐怖與政治宣傳

1960年代末期瓊瑤電影崛起,當時台灣仍在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下。

有別於國民黨政府初期來台的銀幕明星「憂國憂民」的形象,瓊瑤電影演員多是清新亮麗又貌美的新面孔,隨著劇情起伏和動人的主題曲上演愛恨離別,觀眾則看著銀幕上的浪漫幻影,暫時脫離現實中的壓力與煩惱,也藉此得到娛樂。

 (圖片擷取自《我是一片雲》片段)

瓊瑤電影的背景,多半是時髦的都會背景,主角多為白領階級、出身富家。電影場景不離「客廳」、「舞廳」、「咖啡廳」,也因此有個「三廳電影」的戲稱。而也是這樣外來文化的背景,滿足了年輕人的幻想與期待,進而能夠藉此鞏固傳統美德與家庭親情倫理。

另一種常見的劇情背景則是中國戰亂與移民來台,將黨國歷史放入電影之中,並在其中強化新移民的思鄉情感和國族認同意識。

(圖片擷取自時光網

瓊瑤的電影中,「三廳」場景使觀眾幾乎無法看到真實台灣社會的街景與面貌,當故事中提到「月是故鄉明」時,那個「故鄉」是指中國,那個「鄉愁」也是牽掛於中國。一切都透過電影潛移默化著觀眾。

不食人間煙火最後敗給本土化 電影開始聚焦台灣的故事

瓊瑤電影最後是如何走向頹勢呢?瓊瑤自組的巨星電影公司在1983年推出《昨夜之燈》後,便不再發行電影。

除了在《昨夜之燈》先前發行的《問斜陽》結局不討喜,發展成熟的香港電影已開始在台灣站穩腳步,功夫片、武俠片、喜劇片大受歡迎,擠壓了瓊瑤電影的市場。另一方面,1970年代中期以後,國民黨政府遭遇退出聯合國、邦交國雪崩式下降等打擊,台灣進入本土化時代,鄉土文學論戰、民歌運動,都是反映時代的趨勢,但瓊瑤電影「不食人間煙火」的特色,已成為硬傷,再加上瓊瑤與發行商之間的糾紛,種種因素下「瓊瑤電影」逐步劃下句點。

(圖片擷取自瓊瑤的春光花園粉絲專頁)
與瓊瑤電影《問斜陽》同檔期的新藝城喜劇片《難兄難弟》十分賣座(圖片擷取自百度百科)

同一時期,如侯孝賢、陳坤厚等新銳導演,嘗試在商業電影中放入「寫實元素」、捨棄誇張的劇情堆疊、貼近台灣社會的現實生活、改用銀幕新人,掀起了80年代「新浪潮電影」的風潮,台灣的電影終於將目光移到自身,聚焦於生活周遭真實的人事物,而非瓊瑤代表性的架空故事。

侯孝賢後來以《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圖片擷取自《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預告片段)

自此,瓊瑤退出電影但並未引退,而是將重心轉往電視劇,以類似的手法在80、90年代再掀不小的戲劇與明星熱潮,但瓊瑤作品是否仍像過去一樣具有深刻的影響力?從近年瓊瑤重出江湖,甚至轉往中國再翻拍舊作或推出接續作品的成績中,或許可知一二。

(民視新聞網/陳思瑀 綜合報導)

【原文出處】:瓊瑤電影為何風行近20年?推手是「它」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