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別想太多」,楊聰財: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2021-03-09 10:00
不要再說「別想太多」,楊聰財: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憂鬱症患者生活不容易,親友常在關心之時提供幫助,不過卻也常常適得其反,像是簡單的一句出自好意的「別想太多」往往就容易帶來反效果。這句話看似相當安慰人,也是在所有的詞句中感覺最中性的。但其實換個角度想,這句話其實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問題是在於「患者自己想太多,其實根本沒怎樣」,換句話說,心裡的問題不被重視。

憂鬱症患者生活不容易,親友常在關心之時提供幫助,不過卻也常常適得其反,像是簡單的一句出自好意的「別想太多」往往就容易帶來反效果。

如何陪伴憂鬱症?先了解從何而來。

精神科楊聰才診所心理衛教中心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在了解如何和憂鬱症患者相處前,首先先了解為什麼會有憂鬱症。

憂鬱症主要因素包括了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三大層面。環境因素如婚姻、家庭、課業、工作、社交、經濟等生活壓力影響,也包括了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等。心理因素則可能因環境因素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質,如完美型性格、什麼事情都希望能得到最好結果的冠軍型性格、或是認為身邊周遭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的神經型性格等。生理因素則包括遺傳、荷爾蒙影響等,如男女都有可能出現的更年期,而研究也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腦部結構杏仁核,也會與一般人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常見憂鬱症的起因。

#憂鬱 #憂鬱症 #重鬱症 #重度憂鬱症 #精神科 #楊聰財

不要對憂鬱症患者這麼說。

從上述我們可以瞭解到,不論是何種因素,都不會是患者自己所願意的,就像天雨路滑摔車一樣,不會有人願意。憂鬱症最迫切需要的並非改善建議,旁人的建議患者可能也思考過,甚至已經嘗試過或正在奮鬥著。那些支持與建議雖常出於好意,往往會造成反效果,常見如「別想太多」。在幫助他們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這些方法是否真的對對方有所幫助。下述為常見例子,可依此類推。

1. 別想太多:

這句話看似相當安慰人,也是在所有的詞句中感覺最中性的。但其實換個角度想,這句話其實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問題是在於「患者自己想太多,其實根本沒怎樣」,換句話說,心裡的問題不被重視。

2.很多人比你還慘:

這句話看似也蠻有幾分道理,但每個人都是獨自的生命體,所遇到的事情也都有所不同,何況每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的承受力都不同,自己能承受的,對方未必能承受,反之也是如此。這句話如同拿兩件不同的事情做比較,非但沒什麼幫助,也容易讓人感受到「難道我的問題不是問題嗎?」。

3.正常人:

常見出現如「希望你也可以恢復正常。」,患者只是心裡生病,就像感冒一樣,我們並不會說感冒的人不正常,更何況不會有人希望自己被稱做不正常。「正常生活」、「正常人」等字眼,其實就像是在繞個彎指人不正常,這任誰都不會高興。而這個字眼因為是由正面的詞句所組成,因此常會讓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講出來,要特別留意。

4.憂鬱是因為你不惜福:

憂鬱和惜福與否無關,如前述可了解憂鬱症起源各不同,我們不了解對方的遭遇或處境。另一方面,幫助人因人而異,激將法這類的言詞雖容易給人當頭棒喝,但未必每個人都有效,甚至對於本來就身處憂鬱的憂鬱症患者而言會太過強烈,反而變成一種強烈貶抑、指責之詞。遑論這並非是患者所願意的,如同前述,我們並不知道患者正在受什麼樣的苦,經歷過什麼樣的遭遇。

#憂鬱 #憂鬱症 #重鬱症 #重度憂鬱症 #精神科 #楊聰財

我們可以這樣陪伴憂鬱症患者。

1.同理心:

楊聰財醫師表示,陪伴憂鬱症患者,最重要的並不是「能給對方什麼幫助」,而是「對方需要什麼」,簡單而言就是「同理心」,換做實際的行動,就是傾聽、陪伴、帶動。真誠的站在對方的立場看事情,聽對方說,適度的附和,並做適當的帶動,如鼓勵對方走走。若對方不願意,那就尊重對方的意願。記住,關鍵在「對方現在需要什麼」,而不是「需要對方做什麼」。良好的陪伴,往往勝過一句「別想太多」。

2. 適度讚美:

憂鬱症患者時常會出現自我否定的情況,在對談時,若有發現其實對方做得很好,可以不吝嗇地讓對方知道,給予正面的肯定,讓他了解自己其實是很美好的。如此可以強化信心,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否定自己。但避免過度稱讚,顯得浮誇而沒誠意或不自在。

3.鼓勵代替批判:

是人都會做錯事情,憂鬱症患者也會,在發生錯誤時不會有人希望被批評,憂鬱症患者也是。因此在發現錯誤時,可以以有實際幫助的話語鼓勵,或告訴對方此行為會有什麼什麼負面影響,取代不必要的情緒用語,如「你怎麼又來?」。

4.適度的陪伴:

憂鬱症患者最希望的就是身旁的人不要有因同情等因素出現的改變,在陪伴上除了言行多點同理心,保持現況即可。也適度的保持距離,避免自己一肩扛起,認為對方是自己的責任,畢竟自己不是醫生,能力有限。在同理的陪伴時,適度鼓勵對方發展興趣、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伸出援手。此作法其實就和一般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異。

5.尋找鑰匙:

每個人都會有個心理需求,有時或許自己不知道,憂鬱症患者也是,但其可能為憂鬱症患者所需要的一把解鎖鑰匙,可能為信仰、興趣、親友、美麗的風景等,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可鼓勵患者在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前提下多元發展,尋找那把關鍵鑰匙。也有不少研究顯示,良好的宗教信仰是有助於憂鬱症改善的。不過也提醒應以「良好價值觀」做為信仰基礎。因此若鼓勵患者接觸宗教信仰,可多與對方聊聊近況,傾聽並了解是否真的對患者有所幫助。

#憂鬱 #憂鬱症 #重鬱症 #重度憂鬱症 #精神科 #楊聰財

《延伸閱讀》

.6招改善憂鬱症,楊聰財:9大症狀超過兩週盡早治療。

.不讓悲傷往事牽著鼻子走,3步逆轉反芻式思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