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成現代文明病!沉溺社交媒體讓人失去自信 他提3招遠離憂鬱源頭
- 小
- 中
- 大
影音中心/陳韋如報導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針對大學生研究「過度使用手機會降低人跟人面對面互動時的強度,從而減少讓人快樂的機會」發現手機高普及率也間接導致現代人憂鬱、不快樂,YouTuber「武敬凱」表示,他也曾陷入不自信的惡性迴圈,甚至認為得病才能證明自己夠努力,且台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成績不好會挨罵,成績好又被警告不要驕傲,久而久之養成自卑習慣,認為自己是人生失敗組,以及現代人過度沉溺社交媒體,欣賞那些「看似成功人士」而自怨自艾,他認為,其實每個人都已經很努力、很棒,應該更重視自己是否開心。
影音中心/陳韋如報導
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針對大學生研究「過度使用手機會降低人跟人面對面互動時的強度,從而減少讓人快樂的機會」發現手機高普及率也間接導致現代人憂鬱、不快樂,YouTuber「武敬凱」表示,他也曾陷入不自信的惡性迴圈,甚至認為得病才能證明自己夠努力,且台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成績不好會挨罵,成績好又被警告不要驕傲,久而久之養成自卑習慣,認為自己是人生失敗組,以及現代人過度沉溺社交媒體,欣賞那些「看似成功人士」而自怨自艾,他認為,其實每個人都已經很努力、很棒,應該更重視自己是否開心。
武敬凱表示,幾年前知名主持人陶晶瑩因工作過勞而罹患猛爆性肝炎,他得知消息的第一個想法居然是「我怎麼沒得病」,認為只有得病才能證明他足夠努力,因此陷入不自信、自我懷疑的惡性迴圈。他分析原因,社群媒體發達,大家喜歡追蹤「看起來成功」人,對於以營利為導向的自媒體經營者,為了達成引流長粉的目的,自然傾向把最好得一面呈現出來,經常使用社交軟體,導致經常使用手機的人,會對自己沒自信。
武敬凱說,解決焦慮的第一步,就從工作時手機開飛航開始,若擔心客戶找不到人則可採用「番茄時鐘法」,每二十五分鐘為一個工作時段,間隔休息五分鐘,檢查回覆訊息,能有效增加工作時的注意力,也避免訊息漏接;第二點,可以將手機放的離辦公桌遠一點,增加取得手機的距離跟時間成本,讓自己理性思考「為什麼需要拿手機來滑」。第三,外出時隨身帶本書,避免沒事做而焦慮,又開始無意義的滑手機。武敬凱指出,之所以無法達成自己期待的成就的原因,也許是浪費太多時間無毫無目的滑手機,徒增焦慮又壓縮工作與休息時間。
武敬凱認為我們受到生長環境影響,成績不好會挨罵,成績好又被警告「不要驕傲」,長輩給我們的期許與方向是「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長大後才發現,真正受歡迎是樂觀的人,事實上用自身快樂感染別人更容易被接納、被喜歡,但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會對低潮的你說沒關係,沒有人會說你是最棒的,逐漸養成不自信又易焦慮的性格,「行為經濟學」提到保持自信,正向預期會促使身體分泌更多巴胺,提高工作效率與成功機會,武敬凱最後暖心安慰網友們「每個人都已經很努力、很棒,更重要的是開心。」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