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 新型藥物組合助多發性骨髓瘤治療
- 小
- 中
- 大
一名78歲男性於其他科別看診後發現有貧血問題,遂轉診至血液腫瘤科,檢測後初步評估為地中海型貧血,並在定期回診追蹤過程中發現有血紅素值下降的異常狀況,進一步檢測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指出,多發性骨髓瘤為常見血液型癌症,目前治療水準進步,即便無法或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亦有新型藥物組合可提升患者整體存活期與生活品質,呼籲民眾積極治療、與醫師討論。
一名78歲男性於其他科別看診後發現有貧血問題,遂轉診至血液腫瘤科,檢測後初步評估為地中海型貧血,並在定期回診追蹤過程中發現有血紅素值下降的異常狀況,進一步檢測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指出,多發性骨髓瘤為常見血液型癌症,目前治療水準進步,即便無法或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亦有新型藥物組合可提升患者整體存活期與生活品質,呼籲民眾積極治療、與醫師討論。
不特別也不專一多發性骨髓瘤 台灣第三常見血癌
謝燿宇主任說明,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型癌症,患者體內特化淋巴球漿細胞出現病變,大量增生並且影響到骨髓正常功能,進而出現全身性併發症。因其症狀缺乏特異性,常潛藏在其他疾病之下,輾轉多種科別之後才確診。國外也曾做過相關數據統計,計算患者於確診疾病前曾輾轉看過多少科別,其中,看過最多科別才確診的第一名就是「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平均要看過3.8位醫師,才能得到確切診斷,逾半數從發病到確診需6個月以上時間。
症狀常被誤認為老化現象 四字口訣「CRAB」協助判斷
為改善此不易警覺的情形,針對多發性骨髓瘤常見併發症也發展出四字口訣「CRAB」,高血鈣(Calcium elevation)、腎功能病變(Renal insufficiency)、貧血(Anemia)、骨骼病變(Bone lesion),協助提升民眾對此疾病認知,進而及早診斷並提高治療成效。
謝燿宇主任補充,因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平均年齡高達67歲,症狀常會被誤認為一般老化現象,但其實以貧血為例,年長者只要骨髓功能健全,通常不太會有貧血問題,因此當出現貧血,就要有可能為多發性骨髓瘤的警覺心。
而老化引發的骨質疏鬆,多出現在承受上半身所有重量的「腰部」部位,所以若患者出現壓迫性骨折,但非位於腰椎而是在胸椎、頸椎等位置,且經復健或物理治療位能緩解,一定要加倍注意,就應有所警覺並於就診時詳細告知主治醫師。
新型標靶藥物組合 治療成效卓越
多發性骨髓瘤目前首要治療仍以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為主,但因患者多為年長者,醫師需先判斷患者身體能否耐受移植手術,而後再合併三種以上藥物治療。三種藥物中,一為類固醇,即便歷史悠久至今仍為相當重要的治療用藥;二為蛋白酶體抑制劑(PI),協助分解細胞內老化蛋白;三為免疫調節劑,其目的是改變癌細胞生存環境使其不易生存。
謝燿宇主任表示,以新一代免疫調節劑而言,在三種藥物合用時會產生卓越成效,根據研究顯示,可協助將患者平均存活期提升至10年以上,而逾半數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長達65個月。相對傳統癌症治療如化療、放射線治療等,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式更有針對性,且多以口服或皮下注射,因此患者不需花太多時間待在醫院治療,提升療效同時有效增添用藥方便性。
除治療成效外亦重視生活品質 籲以正向心態抗病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早期特徵容易被忽視,呼籲民眾可多利用CRAB口訣評估自身狀況,提高警覺。若不幸確診,現今在醫學的進步下已有許多好的治療方案,不僅可幫助患者治療疾病、延長存活期,還能同時維持生活品質,因此患者不需過度悲觀,保持正向心態也是對抗疾病的重要一環。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