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好發心腎共病年燒300億 醫籲放寬腸泌素給付「減輕健保負擔」
- 小
- 中
- 大
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目前盛行率約11%、人數逼近240萬。糖尿病不只長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4-5位,加上主要共病慢性腎臟病、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合計一年醫療費用高達將近1,000億元(慢性腎臟病533億、糖尿病309億、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妥善治療糖尿病對國人健康及社會成本皆為重大課題。
潮健康/郭家和
糖尿病盛行加上心腎疾病 年花醫療費近千億
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目前盛行率約11%、人數逼近240萬。糖尿病不只長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4-5位,加上主要共病慢性腎臟病、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合計一年醫療費用高達將近1,000億元(慢性腎臟病533億、糖尿病309億、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妥善治療糖尿病對國人健康及社會成本皆為重大課題。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息息相關,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症與心衰竭的機會超過2倍,而國人新增洗腎人口有超過4成源自糖尿病,是新發生洗腎的最大主因。當糖尿病一旦進展為晚期腎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對糖尿病人而言,心血管疾病是最大宗的死亡原因,約有5成死因可歸咎於心血管疾病。蔡世澤醫師指出,只有約50%糖尿病患者意識到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而糖尿病人發生心臟病、中風的機率高出一般人2-4倍。尤其是中風不只帶來生命威脅,還可能造成長期失能,增加家庭照護與社會沉重負擔。
糖尿病治療轉向「器官保護」 有利降低醫療支出
蔡世澤醫師強調,糖尿病控制良好可減少大小血管病變的風險,臨床研究顯示血糖如果可以控制達標,將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近年來,糖尿病治療的觀念更重視「器官保護」,特別是糖尿病友應注意心臟、腎臟病變的預防,對個人而言達到血糖控制、降低併發症與死亡率;對社會而言可幫助降低醫療支出,減輕健保負擔。
蔡世澤醫師表示,近五年來國外內的糖尿病照護共識,皆朝心血管及腎臟保護的方向發展,優先建議有共病風險的族群,選用兼具血糖控制與保護器官的藥物治療如腸泌素(GLP-1 RA),搭配調整飲食、規律運動,在不同階段幫助患者獲得良好血糖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腎病變風險。
腸泌素不只幫助控制血糖 可降低心腎共病風險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醫師表示,糖尿病人面臨更高的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的威脅,每年300億的照護支中約4分之1 是用於洗腎。糖尿病族群10間發生慢性腎臟病的比例更從9.17%上升為17.92%。一旦血糖控制不良,更將導致早發性動脈硬化,進而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等併發症。
李弘元醫師指出,近年糖尿病治療已從單純控制血糖轉向器官保護,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指引也提出,應優先思考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心衰竭以及腎臟病風險再選擇適合用藥。數項大型臨床試驗也陸續顯示腸泌素(GLP-1 RA)對糖尿病患而言不只能控制血糖,也對降低心腎共病有明顯保護作用。
李弘元醫師說明,腸泌素是人體腸道分泌的蛋白質,身體在進食後會分泌腸泌素以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此外,腸泌素會作用於胃部與飽食中樞,讓身體更不容易覺得餓,因而能夠控制體重,使糖化血色素更穩定,有助減少併發症。
此外,治療介入時間也會影響糖尿病的疾病控制。數據顯示,糖化血色素控制不佳(超過7%)的糖尿病人,延遲治療一年會增加心血管或周邊血管病變風險超過62%。李弘元醫師指出,早期介入積極治療的糖尿病人,有61%糖化血色素可控制低於7%,晚期積極治療則只有37%。適用腸泌素類藥物的病人如能及早治療,將可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與併發症預防。
腸泌素給付台灣全球最嚴? 醫籲降低標準3年打平
不過,健保針對腸泌素(GLP-1 RA)的給付規範相對嚴格,恐造成腸泌素「看的到、用不到」的矛盾現況。李弘元醫師表示,2019年起健保規定須使用前線藥物後糖化血色素高於8.5%六個月以上,或是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友才適用腸泌素給付。相較於日本、韓國、英國、澳洲,台灣的腸泌素給付規範堪稱全球最嚴格。
但是,臨床醫師通常在藥物控制不佳時即會替換藥物,不會讓糖尿病人維持8.5%糖化血色素長達半年。李弘元醫師解釋,糖化血色素8.5%等同隨時血糖都在200-300之間,已屬於血糖極度不佳。而腸泌素對未發生心血管事件的糖尿病人具保護效果,卻又必須符合糖化血色素8.5%方可給付,病人恐仍面臨藥物看的到用不到的處境。
李弘元醫師表示,健保給付規定是基於財政永續考量,不過,從糖尿病學會提出的腸泌素(GLP-1 RA)給付條件建議修訂案中可知,如將給付標準下修為糖化血色素7.5%,前2年的藥費支出雖然有所增加,第3年後就能打平,第4年開始將幫助健保節省6800萬以上的支出,不啻是一項兼顧疾病照顧與健保財政的良好投資。
有鑑於腸泌素(GLP-1 RA)類藥物已明確顯示能幫助糖尿病族群達到血糖控制、體重控制並減少心腎共病風險,降低失能與死亡率,李弘元醫師及病友團體呼籲,主管機關應考量放寬腸泌素給付標準,幫助糖尿病患者重拾健康人生,長遠而言更能減少健保負擔。
延伸閱讀:
久坐肥胖吃太好 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師:輕忽控制後恐「後悔莫及」
抽脂能抽出腹肌嗎? 打「瘦瘦筆」能無痛減肥? 醫師:壞習慣不改照樣復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