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患憂鬱症吃藥無效 靠「這治療」重返職場! 醫師曝「多面向療法」優點
- 小
- 中
- 大
有鑒於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程度與治療方式的日益增加,精準診斷與整合實證療法需求也與日俱增。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醫師表示,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生活壓力也與日遽增;世衛組織(WHO)即預估,憂鬱症將是影響全人類造成失能最嚴重的疾病;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暴露在精神疾病的風險中。
潮健康/編輯部
WHO列「嚴重失能」疾病! 「憂鬱症」其實比想像難治?
有鑒於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程度與治療方式的日益增加,精準診斷與整合實證療法需求也與日俱增。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醫師表示,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生活壓力也與日遽增;世衛組織(WHO)即預估,憂鬱症將是影響全人類造成失能最嚴重的疾病;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暴露在精神疾病的風險中。
情緒疾患的表現多元,常見如憂鬱症、焦慮症,有些則以易怒、自律神經失調、身體疼痛不適來表現。目前主要治療憂鬱症的方式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但憂鬱症患者中有不低比例的個案,對於抗鬱藥物治療效果反應不理想,也就是治療頑固型憂鬱症 (TRD)。因此,在治療憂鬱症上需要更多新型態且有實證療效的治療加入。
研究獲國際權威期刊認證 3治療助改善「頑固型憂鬱症」
李正達醫師指出,重覆經顱磁刺激 (rTMS)是治療頑固型憂鬱有效的抗鬱腦神經刺激技術;而經臨床證實更有效率、能減少局部不適與治療時間的「新型西塔波重覆磁刺激 (piTBS)」,可更有效率治療頑固型憂鬱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BRAIN》與《Biological Psychiatry》。
不過,研究結果也發現,並非所有的個案都對rTMS有反應,臨床資料顯示僅約4成多的憂鬱患者有療效。因此運用AI智慧醫療及先進腦造影技術,利用大數據來精準預測患者的頑固程度,以及精準選擇以人為本的個人化腦神經刺激參數,目的是在臨床及研究上提供突破性的正確診斷與分級治療,增加rTMS或piTBS治療成功率。
至於其它對抗頑固型憂鬱症的解方,如低劑量的「ketamine」及「esketamine」,是一種新型快速的治療方式。李正達醫師表示該治療藥物技術較新,於2022年初臺灣食品與藥物管理局(TFDA)甫通過檢驗,可用來快速治療伴有嚴重自殺風險的憂鬱症個案。
多面向治療助緩解心理疾病 罹患「長新冠憂鬱症」也有對策?
李正達醫師列舉一名40多歲男性患者為例:該患者憂鬱發作伴隨嚴重焦慮,對於抗鬱劑雖一開始反應不佳。在經過人工智能預測下,發現其大腦並無頑固型憂鬱症的特徵。因此,臨床上使用合適的實證藥物治療轉換後,症狀在一段時間後完全改善。
另一位25歲年輕女性,憂鬱已1年多,憂鬱發作下伴隨嚴重遲緩及自殺意念,工作能力顯著下降,由於有反覆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的病史,經運用人工智能預測後,發現對於特定腦神經刺激的抗鬱治療效果可能不錯,重覆經顱磁刺激3週後,憂鬱症狀明顯改善,也順利回歸職場。
李正達醫師表示,多面向的心理治療法從不同的藥物、多面向腦神經刺激、快速抗鬱藥物中做選擇,在合適的患者上提供心理治療建議(如認知行為療法、人際心理治療、正念療法)等計畫,提供不同年齡層憂鬱症、情緒疾患、腫瘤相關憂鬱症、慢性疼痛相關憂鬱症、甚至長新冠憂鬱症狀患者,提供全人、整合性的治療策略及方案。期許每位患者以積極復原、回歸原本健康生活為目標,醫療單位也能陪伴患者走出幽谷、協助盡早矯正大腦的異常,回復健康。
延伸閱讀:
常做惡夢是「帕金森氏症」前兆? 研究:患病風險恐暴增5倍
壓力爆棚卻不自知 當心身陷「罹癌風險」! 醫師曝出現「3徵兆」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