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胸悶又想吐 小心「急性膽囊炎」上身
- 小
- 中
- 大
男性45歲,上腹痛到門診求診,因工作飲食不正常,睡眠也不足,之前常嘔酸水與食道灼熱,同時有胃食道逆流與消化性潰瘍病史,合併有胸悶、噁心、嘔吐,安排做胃鏡與腹部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男性45歲,上腹痛到門診求診,因工作飲食不正常,睡眠也不足,之前常嘔酸水與食道灼熱,同時有胃食道逆流與消化性潰瘍病史,合併有胸悶、噁心、嘔吐,安排做胃鏡與腹部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墨菲氏病癥」 吸氣明顯腹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說明,患者胃鏡檢查時發現有逆流性食道炎,還有輕微的表淺性胃潰瘍,在做腹部超音波時意外發現有膽結石,又有膽囊壁厚的情形,理學檢查肋骨下右上腹吸氣時明顯會腹痛有「墨菲氏病癥(Murphy’s sign)」,加上臨床檢驗數據白血球與發炎數值高的情形下,最後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好發40歲以上 遺傳、肥胖高風險
蕭奕宗指出,急性膽囊炎為膽結石的併發症,發生率每年約10%,而膽結石生成與患者活動力、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其中女性較男性多,比例約為2:1,好發在40歲以後。高危險族群還包括家族遺傳、肥胖、常吃高脂、高熱量食物或有糖尿病等。
此外,隨著年紀增長,膽固醇增加、膽酸減少,風險也會增加,像幼兒就少見有膽結石。所幸多數膽結石病人沒有症狀,只要定期追蹤觀察即可。
典型症狀「膽絞痛」 瘜肉超過1cm建議切除
蕭奕宗表示,患者約有2至4成會出現典型症狀「膽絞痛」,疼痛位置在右上腹,通常發生於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後,持續疼痛約5、6小時。因右上腹還有其他器官,須與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炎等疾病做鑑別診斷;如果膽結石超過2公分、膽囊瘜肉超過1公分,建議膽囊要切除。
在切除膽囊後,飲食以清淡、低脂高纖為原則,否則食物油膩時容易拉肚子,易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8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