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訓練時會「頭暈」應馬上停止? 專家警告:再硬撐腦部微血管恐破裂!

2023-05-16 12:00
舉重訓練時會「頭暈」應馬上停止?  專家警告:再硬撐腦部微血管恐破裂!

舉很重的時候為什麼會頭暈(或是流鼻血,或是感覺頭要爆炸了)?2012年阿諾盃的觀眾都目睹了神奇又怵目驚心的畫面,當時的健力冠軍 Brian Shaw成功硬舉可怕的1,073磅(約487公斤)。Shaw從地上拉起裝有八個大輪胎的槓鈴時,血就開始從鼻子流出來。而其他人舉起大重量時會頭暈、臉部微血管破裂、甚至昏倒,都是出自相同原因:血壓飆升。只要你關閉聲門,例如在執行伐式操作的時候,血壓會飆升,而緊閉的聲門加上下肢肌肉收縮,體內的壓力就會把血液逼往頭的方向。

潮健康/Dr.Belisa Vranich(臨床心理學家、訓練專家)、Brian Sabin(得獎作者與運動顧問)

舉重訓練時會頭暈應馬上停止?  專家警告:再硬撐腦部微血管恐破裂

舉重訓練時會頭暈應馬上停止?  專家警告:再硬撐腦部微血管恐破裂

舉很重的時候為什麼會頭暈(或是流鼻血,或是感覺頭要爆炸了)?2012 年阿諾盃的觀眾都目睹了神奇又怵目驚心的畫面,當時的健力冠軍 Brian Shaw成功硬舉可怕的1,073磅(約487公斤)。Shaw從地上拉起裝有八個大輪胎的槓鈴時,血就開始從鼻子流出來。而其他人舉起大重量時會頭暈、臉部微血管破裂、甚至昏倒,都是出自相同原因:血壓飆升。只要你關閉聲門,例如在執行伐式操作的時候,血壓會飆升,而緊閉的聲門加上下肢肌肉收縮,體內的壓力就會把血液逼往頭的方向。

戰鬥機駕駛就把這個現象運用得淋漓盡致:他們會收緊小腿和大腿,然後緊閉聲門,來對抗急轉彎時產生的 G 力。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強烈的G力就會迫使血液衝破大腦和視神經,導致失明甚至昏倒。

傑.康薩維是美國海軍戰鬥機駕駛,同時也是紀錄片《速度與天使》(Speedand Angels)的演員。他曾經說:「你必須要學會說hick這個字,因為說出這個字的時候,你就做到了緊閉聲門。」對戰鬥機駕駛而言,這個壓力可以救命;對於訓練者而言,這個壓力會在精彩試舉的最後增添駭人的結果。

胸內壓和腹內壓有什麼不同? 吸進肺部的氣最後都跑去哪了?

胸內壓和腹內壓有什麼不同? 吸進肺部的氣最後都跑去哪了?

胸內壓指的是胸腔內部的壓力,也就是橫膈膜以上的空間;腹內壓則是腹腔,也就是橫膈膜以下空間的壓力。這兩種壓力都有助於支撐脊椎,胸內壓支撐上背部,而腹內壓則支持腰椎和下背部。

一個很常見的迷思,就是吸進去的氣會先填滿肺的底部,然後再往上移動。但實際上你的肺是一個壓力系統,氣體會從高壓處移動到低壓處。也就是說,你在呼吸的時候,氣體會往四面八方移動;但如果體內有一些限制機制的話,例如將軀幹或橫膈膜繃緊,氣體就不會到處亂跑。如果氣體在進入肺部中肺泡較多的部位時遇到阻力,就會停在原地,或移動到肺部的最上方,因為這邊肺泡的密度比較低。

重量訓練和漏尿、脫垂有關?  專家籲「別讓漏尿成強度指標」

重量訓練和漏尿、脫垂有關係嗎?CrossFit(混合健身)這項運動固然一直都有人批評,但 2013 年一部名為「重訓時會不會漏尿?」(Do You Pee During Workouts)的影片出來的時候,整個運動產業都受到很大的波及。在這部影片中,Rory McKernan問了許多女性運動員這個問題,而許多人的答案都是「會」。可想而知,許多物理治療師和所謂運動專家就立刻展開無情的炮轟。

Tracy Sher是一名物理治療碩士兼肌力與體能教練,她曾經說:「大家必須正視這個問題。」而她後來也在自己的網站Pelvic Guru上強調:「不要讓漏尿(以及骨盆器官脫垂風險增加)變成一種強度指標!」那麼到底重訓時為什麼會漏尿甚至器官脫垂呢?答案是腹腔內部的壓力太大,超過骨盆底肌所能負荷的範圍。而如果你是因為漏尿或脫垂才發現自己最弱的地方是骨盆底肌,或骨盆底肌在訓練時根本不會用力,就代表你沒有真正學會使用核心。

至於解決方法,就是要牢記穩固的核心一定會從底部開始。健身網路創作者Elliott Hulse在2013年3月22日的一部 YouTube 影片中,發明了「把氣吸到蛋蛋裡」的這個說法,喚起很多人對骨盆底肌的注意。你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全力避免壓迫骨盆底的肌肉。有彈性又強壯的骨盆底(騎腳踏車時壓在坐墊上的那20條左右的肌肉)對下背部和骨盆健康至關重要。

呼吸與肌力訓練的十大問題


以上內容由貝里沙.凡尼許博士、布萊恩.賽賓著,采實文化健身者、運動員呼吸訓練全書:科學化訓練x圖解,正確呼吸,全面提升肌力、耐力、恢復力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骨折後補鈣擔心「腎結石」? 醫:鈣質不足、低血鈣更是潛在風險
產後哺乳期「補鈣」可防抽筋、助入睡? 營養師曝:只吃小魚乾、黑芝麻還不夠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