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國族與仇恨的禁忌戀情《夕霧花園》 見證戰爭的殘忍與愛的力量
- 小
- 中
- 大
入圍第56屆金馬獎9項大獎肯定的電影《夕霧花園》,由導演林書宇集結兩位金馬影后張艾嘉、李心潔與日本影帝阿部寬的馬來西亞劇情長片,改編自馬來西亞知名作家陳團英的同名小說。
四季線上/謝佳臻 編輯
入圍第56屆金馬獎9項大獎肯定的電影《夕霧花園》,由導演林書宇集結兩位金馬影后張艾嘉、李心潔與日本影帝阿部寬的馬來西亞劇情長片,改編自馬來西亞知名作家陳團英的同名小說。
二戰期間原本受英國殖民的馬來亞遭日軍佔領
電影以二戰期間、1950跟1980年代的三時間軸呈現,以戰爭倖存者張雲林兩個人生階段,來緩緩道出生命中沉痛的記憶;開頭從開著車上山1980年代的雲林起頭,帶著觀眾回到1950年代的雲林,她愛恨與對妹妹的罪惡感和那座經歷過悲痛的夕霧花園。
「我覺得應該要擺二、三十盞燈籠在水中,在月光下,它們會閃閃發光⋯⋯」電影開頭黑畫面緩緩道出稚氣的話語,緊接著一張帶有澄澈雙眸的臉部特寫,彰顯出少女原有的純真,配合台詞讓觀眾感覺閃閃發光的似乎就是她的雙眼。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英屬馬來亞(馬來西亞前身)被日軍佔據,一對姐妹張雲林、張雲紅被抓去戰俘營,而在日軍投降後,獨自逃出的姊姊始終對不幸罹難的妹妹感到自責不已。
回朔歷史背景下的愛情故事 禁忌戀愛呈現國族間的隔閡——建立在愛情上的歷史傷痛
描繪主角張雲林眼睜睜看著妹妹被日軍蹂躪,且唯有自己逃過在礦坑被活埋命運後獨活的愧疚;畫面多著墨於雲林掙扎在墜入愛河與對過去恨意的內心拉扯中,明知是「禁忌」,抗拒卻仍然無法自拔陷入與最痛恨的日本人相愛。光圈大開的焦距、刻意調低的彩度,「清淡」又「朦朧」的特寫畫面,讓觀眾得以貼近角色思維。
兩個時間線剪輯出由李心潔和張艾嘉飾演不同階段的雲林,同時見證女人的堅韌、脆弱,與經時間淬鍊後的成長。
提到林書宇對女性的看法,他說:「我覺得女性在任何時代都是比男人堅強的生物,我們在說的故事就是一個有沉重歷練的女人,她是如何放下,雲林跟當代堅強女性是一樣的,那種特質是跨時代的。」
而李心潔也提到詮釋角色時的想法:「張雲林這角色比以往我所接過的人物都還要來得更難,這必須是要有一定的人生歷練才能夠感受和詮釋。」在不同時間點的哭戲,李心潔呈現出不同層次,她說:「演員這個角色非常的精彩,因此在詮釋不同人物時,都會徹底分析她的個性,這是非常有趣的,因為我很喜歡探索人性、挖掘內心世界,這是我從小累積的習慣。」
借景以寄情
身處紛亂的時代,人們的所作所為受大環境影響;角色與時代相互「借景」,《夕霧花園》不像其他戰爭片充斥大格局、大場面,聚焦在一座日式庭院為主要核心,由角色的內心糾結至整個國家的歷史演變;對比在二戰中的火光和黑暗面,以花園比喻戰後的創傷與記憶,更凸顯女性在亂世勇於面對傷痛、努力尋覓存活辦法,甚至靠著時間走出傷痛的堅強。
造景師傅中村設計庭園的主要概念「借景」,《夕霧花園》在擺設其中山水石頭的之餘,也巧妙借用了周遭叢林的花草樹木,讓它們融合為整個庭園的一部分,成就在別處永遠無法達成的境界。
借景是園林藝術的造景手法之一。借園外的景色陪襯,豐富園內的景致,使園內外景色協調一致或相互呼應。更深一層去思考「外面的世界或許是混亂不堪,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這世界。」,一改再改的花園究竟想向觀眾的我們傳達什麼?
關於場景,導演林書宇有說道:「原本劇本有關於火車站的戲,火車站找到了,但那年代的火車找不到,就考慮有沒有預算做CG(Computer Graphic,特效),或是需要真的調火車?再來,小說裡的花園其實非常大,類似金閣寺,但我們沒錢蓋,最後也因為金馬倫沒空間,只好將花園蓋在金寶附近,這些更迭當然必須從劇本做修改,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但我們必須清楚知道《夕霧花園》故事的核心,從中做拿捏,劇組團隊大小對我來說唯一的差異就是機動性。」
《夕霧花園》劇本反反覆覆改了七次,其實,原版編劇理察·史密斯的劇本中,對於「姐妹情」刻劃相對薄弱,放大雲林心中執念以及自我贖罪的部分,是導演林書宇想提升的戲劇性,他說:「姐妹告別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元素,可能一開始劇本對這塊比較輕描淡寫,這部分我跟理查就會溝通後加強。」所以《夕霧花園》中,雲林與妹妹的羈絆與傷痕,讓觀眾對雲林的情緒更感同身受。
【限時免費看】《夕霧花園》 張艾嘉 李心潔 阿部寬
【推好劇】《菅芒花的春天》白冰冰 陳松勇 潘麗麗 方駿 吳炎棟 邱淑宜 狄鶯 林秀玲 趙永馨 王識賢 林盈男 加勢大周 阿部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