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肝硬化、坐輪椅、精神錯亂! 如何擺脫酒精成癮?
- 小
- 中
- 大
酒是最常見的成癮物質之一,對於人體的傷害不亞於毒品和香菸,不僅傷肝,更會造成腦部損傷,酒駕也是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造成無數家庭心碎。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蔡曉雯表示,酒精成癮常見原因為身體、心理與社會等三大因素,除了就診使用藥物治療,也能透過心理諮商從源頭化解酒癮問題,讓人不再依賴酒精麻痺自我,有助回歸正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酒是最常見的成癮物質之一,對於人體的傷害不亞於毒品和香菸,不僅傷肝,更會造成腦部損傷,酒駕也是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造成無數家庭心碎。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蔡曉雯表示,酒精成癮常見原因為身體、心理與社會等三大因素,除了就診使用藥物治療,也能透過心理諮商從源頭化解酒癮問題,讓人不再依賴酒精麻痺自我,有助回歸正常生活。
一位36歲工人原本個性勤奮,但長期飲酒導致肝硬化、免疫力下降、精神狀況不佳、虛弱無力、手狂抖,而且下班喝酒醉到不省人事,經常缺勤、無法工作。他原以為喝酒只是下班放鬆一下的習慣,殊不知酒精對身體危害甚鉅,越喝身體越糟,無法工作導致經濟壓力加重,心情更不穩定。而且喝飽了吃不下飯,長期下來營養不良,身體免疫力降低,惡性循環引起感染與發燒,甚至得坐輪椅代步、精神錯亂與跟護理人員大吵,整個人生被酒精毀了!
在家人協助就醫下,工人先到內外科治療感染與退燒狀況,2星期後穩定下來,接著到精神科進一步接受酒癮治療,好在恢復迅速,40天後就可以騎車,不用再依賴人推輪椅。同時接受心理諮商,終於有望回歸職場。
把酒當水喝! 恐傷害心腦、提高提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酒精使用障礙症」列為影響全球十大疾病之一。2020年全球疾病負擔風險因子研究團隊指出,酒精使用導致全球207萬男性及37.4萬女性因此死亡。根據2019年世界心理健康調查成癮行為研究結果,曾有酒精使用障礙症的患者中,有43.9%合併有精神障礙症。男性患有酒精使用障礙症者的比率遠高於女性。[i]
根據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酒精會傷害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酒精是第一類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和口咽癌、喉癌、乳腺癌等7種癌症有關。
我國2021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也指出,49.7%國中生及72.8%高中職生曾飲酒。顯示酒精使用年輕化,其危害不容小覷。
酒精成癮元凶1 身體因素
有些人體質比較容易上癮;或飲酒一段時間後,身體與大腦越來越依賴酒精,退酒的時候就會感到煩躁,忍不住又想喝一杯來調節情緒或讓身體感到舒適。
酒精成癮元凶2 心理因素
藉酒消愁:
不少人離婚、分手、憂鬱、壓力大、孤單時,總會藉酒消愁,久而久之就頻繁的使用酒精。
自我形象催眠:
喝哪種酒也會有自我形象催眠的影響,例如,誤以為喝藥酒可以展現勤奮的勞工形象;暢飲啤酒讓人感到年輕活力、歡樂派對的氛圍;品嘗紅酒則會傳達出富有品味、成功人士的形象。
麻醉創傷:
另外,童年成長過程中若有心理創傷未治癒,當想起這些令人不快的記憶時,各種不安、恐懼、痛苦情緒也隨之襲來,受創者常常尋求酒精來撫平情緒。蔡曉雯建議避免用酒精撫慰,察覺自我、從根本上處理心理創傷,才是治本之道。
酒精成癮元凶3 社會因素
應酬文化:
台灣長年職場陋習,讓人誤認為若不會喝酒,沒辦法社交工作,就沒有業績。
工地文化:
打開電視就可見藥酒廣告霸屏!藥酒成分添加了咖啡因、中藥萃取物等,很多人誤把其當成提神飲料,但主成分是酒精,喝多仍然傷身。
男子氣概迷思:
有些家庭會訓練男孩子的酒量,錯認為「男人就是要會喝酒」。但青少年腦部尚未發育完整,習慣使用酒精對腦部傷害甚鉅,不僅如此,接觸酒精也有較高風險接觸到毒品,家長不可不慎。
可近性高:
比起早年超市賣的酒,現今便利商店賣的酒量大增且包裝繽紛,造成酒精濫用,民眾一踏進便利商店就隨手可得,若店家不謹慎核對身分證,易導致青少年觸犯法律。
節慶舊習:
過年過節,不少人喜愛尬酒交流感情,盛情難卻。
找回清醒! 藥物治療、心理諮商雙管齊下
▲成人每天酒精標準量,建議男性控制在300ml、女性150ml以內。(衛生福利部提供)
蔡曉雯提醒,大量飲酒對身體、腦部與心理,都會造成莫大的傷害,長期飲酒更是累積性的傷害。若已喝到喝到胃潰瘍、記憶力受損,建議盡早至精神/身心科就診。醫師可以診斷症狀並給予戒酒藥物,減少成癮者對酒精的渴望。即使出現酒精戒斷症狀,也能在醫療監測之下,持續給予治療,協助度過酒精戒斷症狀。且飲酒經常與人的情緒有關係,例如因憂鬱症或焦慮症造成酒精依賴,也可使用藥物治療情緒症狀。
心理諮商則可幫助成癮者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想要酒精,與心理、社會、人際關係有何關聯?例如是否推辭勸酒會有人情壓力、童年創傷、婚姻或工作壓力過大等等。研究指出,當家庭內部關係的壓力越高的時候,孩子更容易使用酒精[ii]。有上述困擾的民眾,可透過個人諮商或伴侶諮商,從源頭解決關係或心理的困境。當然,要從每天豪飲到滴酒不沾,難以一步登天,但心理諮商可以協助制訂戒酒計畫,例如從一天6罐減到5罐、3罐等等,循序漸進邁向目標。
不喝好難受 出現酒精戒斷症怎麼辦?
長期飲酒的病人,突然停酒或減量時,容易於6至12小時內出現「酒精戒斷症」:
輕度:常見的如煩躁、噁心、失眠、手抖、頭痛。
重度:出現幻覺、癲癇、譫妄等症狀,致死風險攀升。
蔡曉雯分享,若戒斷症狀只是心裡不安、輕微頭痛感,尚可忍受,只要給自己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告訴自己不要害怕,不用太擔心,身體自然有復原的力量,幾天之後漸漸會好轉,保持放鬆狀態,讓自己的身體有時間可以度過退酒的過程,快的話數天就可退掉。如果感到煩躁,可盡量保持安靜、少跟人接觸,同時攝取充足水分與健康飲食、維持正常作息與睡眠。
若戒斷症狀較為嚴重,已經焦躁到會跟人吵架影響到工作、日常家庭、人際關係,甚至失眠,不睡覺又很痛苦,影響隔天精神,無法工作。建議可至精神科請醫師評估是否使用藥物輔助度過戒斷症狀,「戒酒原則就是不要再用喝酒把它壓下去,有些人因為戒斷症狀感到煩躁不安,想喝酒鎮定自己,永遠戒不了!」
飲酒與吸毒危害嚴重,衛福部提供自願戒酒者酒癮治療補助,降低酒癮個案就醫經濟負擔,提升治療動機。蔡曉雯呼籲,有需要的民眾都可上網查詢,各地方縣市政府也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可協助轉介相關資源,幫助民眾遠離酒精危害。
[i] https://www.mohw.gov.tw/fp-16-75242-1.html
[ii] https://np.nhri.org.tw/4511-2/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