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不孕?忽略「這」更棘手!醫詳解找「孕」氣關鍵
- 小
- 中
- 大
現代人普遍晚婚,希望等到事業有成,再開始計劃生育,但真正要開始「做人」時,才發現原來這麼難!其實,不只是年齡會影響「孕」氣,忙碌的生活型態、各種環境荷爾蒙,以及免疫不孕等因素,都會造成難孕危機!在準備懷孕前,不妨先做詳細的全身檢查,一旦出現不明原因,醫師也能盡早協助排除,把握備孕準則、找出最合適自己的個人化治療,才有機會找到好孕氣。
現代人普遍晚婚,希望等到事業有成,再開始計劃生育,但真正要開始「做人」時,才發現原來這麼難!其實,不只是年齡會影響「孕」氣,忙碌的生活型態、各種環境荷爾蒙,以及免疫不孕等因素,都會造成難孕危機!在準備懷孕前,不妨先做詳細的全身檢查,一旦出現不明原因,醫師也能盡早協助排除,把握備孕準則、找出最合適自己的個人化治療,才有機會找到好孕氣。
高齡高壓難懷孕?生活處處充滿「不孕殺手」
現在環境遍佈許多無形的不孕元兇,可能正無症狀、悄悄地危害著你。愛群試管嬰兒中心執行長翁紹評醫師說明,不孕症的成因可以分成兩個視角來看,一個是女性,因為年齡、環境荷爾蒙影響,無論是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等風險都大幅提升;另一個則是男性,雖然精蟲品質不會因為年齡縮減,卻會受環境荷爾蒙及日常生活習慣影響其活動力,「精蟲雖然看起來都很會跑,卻都斷手斷腳、失去功能。」
當檢查都正常⋯⋯別忽視免疫不孕症
在不孕門診通常會依據個人需求做系列檢查,包含超音波檢查卵巢,抽血檢查AMH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 以評估卵子庫存量是否正常,還有檢測男性精蟲狀態,過往可能是400倍的顯微鏡,現在需要更細緻到1000倍才有機會發現問題。當男女問題皆排除後,仍有長時間不孕或重複性流產狀況、找不到確切因素,即需考量免疫不孕症的可能性。
胚胎被當敵人!備孕前應穩定免疫狀況
免疫不孕症可以分為兩種,其中約8成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橋本氏症等,這些全身性的發炎反應也會攻擊子宮,造成不孕問題。另外則有約2成是無症狀者,沒有自體免疫疾病卻有重複性流產、遲遲無法受孕等狀況,此情況是因為免疫系統無法分辨敵我,將胚胎視為「外來物」進行攻擊,導致胚胎無法成功著床,甚至流產。
愛群試管嬰兒中心執行長翁紹評醫師進一步解釋,針對免疫不孕症治療,需要有提前預防的概念,「就像是預防中風,不能等到中風再來處置,這樣通常就來不及。」翁醫師也提醒還在黃金生育期的年輕女性,若有長時間不孕問題,又找不出原因,應提高警覺與醫師諮詢討論,如發現為自體免疫因素,應於進行試管療程前穩定免疫狀況,避免面臨胚胎植入卻反覆失敗的情況,造成女性身心負擔。
排卵治療選項多 掌握個人化治療 取「好」卵更重要!
除了留意免疫不孕問題外,高齡晚育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隨年齡增長,卵巢庫存量也會減少,個人化試管療程為提升懷孕成功率的關鍵。翁醫師分享,先前曾有一位個案是居住日本的42歲女姓,每次準備排卵時,會特地抽空從東京飛回台灣取卵,耐心地與醫師配合找出最匹配的卵子進行試管嬰兒,後來成功誕生一對雙胞胎。另外一位個案是44歲女性,第五次取卵手術才成功,前四次不是沒取成功,就是取出的卵子異常無法使用,直到第五次終於熬出頭,成功誕下女兒。
翁醫師進一步表示,不一定排卵數越多表示成功率越高,每個人從取卵、用藥治療、到植入胚胎的策略都不一樣。現在有愈來愈多元且友善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塞劑與針劑。目前排卵刺激治療以注射型促濾泡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除了有高純度尿液萃取製劑,還有倉鼠細胞株基因工程合成的製劑,最新則為人體細胞株基因工程重組製劑。排卵針又分為長效與短效兩種,怕針的患者可以考慮長效針避免頻繁挨針;翁醫師也說明,排卵療程應視患者個人AMH值規劃以取出品質「好」的卵子;研究也顯示,根據體重、AMH值進行個人化治療,能取出8-15顆適佳卵數。「並非要打很多針才有效果,因為你取了20顆卵子,說不定好的卵子只有2到3顆。」
長時間做人未果別緊張!及早檢查善用補助找回「孕」氣
翁醫師提醒,備孕時,要記得早點睡、多運動、吃健康,「不一定要吃很多補品,有時候吃飽睡飽,更有助於好孕。」如果有生育計畫,也要提早規劃,因為女性過了30歲後,身體會開始出現斷崖式變化,讓懷孕機率逐年下降。假使尚未結婚,也可以先凍卵,讓未來的生育計畫不被侷限,尤其在35歲以前更好。
只要發現備孕一年未果,就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幫助,評估是否有其他不孕因素,包括免疫相關可能性,並進一步掌握個人化治療,善用政府補助的不孕症治療,讓自己找回好孕氣同時減輕經濟負擔!
《延伸閱讀》
.試管嬰兒治療常見3迷思!了解AMH焦慮、取卵數量、副作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