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腹痛、灼熱、胃鄒鄒?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醫指關鍵
- 小
- 中
- 大
腹脹、腹痛、灼熱、胃鄒鄒等,是消化系統出問題時常見的毛病,其中常見的就包括潰瘍,不過潰瘍的未必就是胃,也可能是十二指腸,兩者很近症狀也很像。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蔡翔霖指出關鍵,也提醒相關症狀近早檢查改善。
腹脹、腹痛、灼熱、胃鄒鄒等,是消化系統出問題時常見的毛病,其中常見的就包括潰瘍,不過潰瘍的未必就是胃,也可能是十二指腸,兩者很近症狀也很像。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蔡翔霖指出關鍵,也提醒相關症狀近早檢查改善。
腹脹、腹痛、灼熱、胃鄒鄒?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為什麼會發生潰瘍?
蔡翔霖醫師表示,胃和十二指腸同為消化系統,胃會出現潰瘍的主要原因就是胃酸過多,黏膜的平衡被破壞,而十二指腸接在胃部之後,胃酸侵蝕而下形成。
使胃酸強過於黏膜修復力的成因,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因飲食不乾淨所感染的幽門桿菌,其他可如服用阿斯匹林、類固醇、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等藥物,以及抽菸、酗酒、刺激性飲食、壓力較大、作息不佳等也可能間接引起。
會有哪些症狀?風險?
蔡翔霖醫師表示,這兩個上消化道潰瘍都可能形成腹脹、腹痛、灼熱、食慾下降等症狀。而症狀再更嚴重也可能引起相關併發症,例如傷到血管而出血,出現吐血、貧血、黑便等症狀。若反覆結痂造成阻塞,也可能噁心、想吐。若造成穿孔,則會劇烈腹痛,也怕引起腹膜炎,可能帶來生命危險。而反覆潰瘍也可能增加罹癌機率,又或是可能因癌症所引起。
疼痛位置會有些不同:
稍有不同之處在於位置,因結構關係,胃部不適較多在胸口上腹附近中上偏左,十二指腸則較多在中上偏右。但這只是常見情況,每人的身體結構略有不同,症狀位置也可能因人而異,且位置相近也較難分辨。
關鍵差異:疼痛時間點
最明顯的關鍵差異,會是在疼痛時間點,胃潰瘍通常是在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發生,且進食後感覺到疼痛感更加明顯;十二指腸潰瘍則多在空腹時發生,因此半夜、深夜也較為常見,而進食之後會感覺到疼痛趨緩。
懷疑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醫生通常會進行哪些檢查?
蔡翔霖醫師指出,檢查是否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最直接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胃鏡進行檢查,在咽喉局部麻醉後,將胃鏡從鼻孔深入至食道、胃、十二指腸探察,過程中也可能帶來不適,較敏感的族群可能覺得噁心、想吐、甚至害怕,可與醫師討論於靜脈施打麻醉藥物進入睡眠、無痛檢查。若有其他如出血、結痂、穿孔等症狀,會再安排抽血等相關檢查。
癌症、腫瘤相關檢查:
若是懷疑有癌症、腫瘤,也會在胃鏡檢查中觀察潰瘍或腫瘤的位置、型態、樣貌等。若有惡性的可能,胃鏡檢查中也可再進行切片檢查,通常一至兩周可得知結果。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如何治療?要追蹤嗎?
常見治療方式:
蔡翔霖醫師表示,不論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向多是以「抗潰瘍」為主,抑制胃酸,避免胃酸持續腐蝕,讓傷口得以修復。方式可為口服藥物,或是針劑治療,主要看傷口大小、嚴重性。較輕微的可能使用口服藥物約一個月左右,稍嚴重一點則可能3-6個月。若到了出血,或是影響到血壓、心跳等較嚴重的情況,則多會住院以針劑治療,視臨床狀況時間不定。
要不要追蹤呢?
後續追蹤,若傷口比較小、比較少,通常服用完當次藥物即可。若傷口較大、較多、擔心可能有癌症風險等,則會視情況安排約3-6個月後,或是一年之後,再次做胃鏡追蹤檢查,看潰瘍是否好轉。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吐血?該怎麼辦?醫教3情境應對,「這些情況」快掛急診!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