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腹脹、打嗝小心潛藏癌症風險 研究:國人感染盛行率為3成

2024-04-29 12:00
常腹脹、打嗝小心潛藏癌症風險 研究:國人感染盛行率為3成

年約60歲左右的男性,有高血壓的疾病史,平常都有正常服藥,但看似健康的他,近一兩個禮拜都覺得胃悶悶的,有股灼熱感,並常有腹脹、打嗝,有時候在飯後會有噁心感;此外,食量也比平常少,很容易有飽足感。後續在門診接受了胃鏡的切片檢查,確定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年約60歲左右的男性,有高血壓的疾病史,平常都有正常服藥,但看似健康的他,近一兩個禮拜都覺得胃悶悶的,有股灼熱感,並常有腹脹、打嗝,有時候在飯後會有噁心感;此外,食量也比平常少,很容易有飽足感。後續在門診接受了胃鏡的切片檢查,確定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飲食造成腸胃道功能問題多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王彥中醫師表示,現代社會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所承受的壓力都很大,加上近代飲食受歐美文化的影響,因此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的問題。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發生相當常見,全世界預估約有50%的人感染過此症,在北美洲10歲以前相當罕見,但是在18~30歲的人群增加到10%,在60歲以上的人群增加到50%,而未開發的國家越容易感染且年齡也越低;而國內的研究資料指出,國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為3成,其中原住民族高風險地區盛行率可達6成,並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6倍。

注意感染症狀 多項檢測判定

幽門螺旋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及十二指腸內。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超過80%感染者無症狀,而有些人因感染會導致胃粘膜發炎,約有2成患者進展成慢性胃發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進而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打嗝、黑色糞便等症狀。

若感染而未治療,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會大幅提升,因此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應可避免病變的產生。診斷方面可分為侵入法及非侵入法。侵入法是經由內視鏡切片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組織學檢查來得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非侵入性檢查有三種,分別為「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血清抗體測定法」、「糞便抗原測定法」。

透過專業治療 早發現早治療

根除胃幽門螺旋桿菌,目前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10∼14天之鉍劑四合一或14天之非鉍劑四合一治療,而針對克拉黴素抗藥性較低的地區,則可使用14天之三合一治療作為替代療法,可達83~90%以上的療效。少數病人在服用這些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後,會有頭暈、腹瀉、口中金屬味覺、過敏等副作用;但在停藥之後,這些不適現象也都會隨即消失。

在治療完成4週後,通常會以呼氣試驗來確定是否仍存在;倘若第一線治療失敗,使用其他種類之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亦即為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以及含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四合一療法,可分別達到93%以及90%的根除率。

【延伸閱讀】

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率高達98% 「小餐包療法」奏效

胃癌元兇是幽門螺旋桿菌! 醫建議「6類人」及早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5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