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心理師教6觀察,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2024-05-03 13:39
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心理師教6觀察,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病識感高、有所警覺,身體出現症狀、感到不舒服盡早就醫檢查是好事。不過也有許多人病識感過高,出現了一些生理現象就會檢查再檢查,醫生說沒事還是繼續檢查。這除了可能潛藏的疾病外,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楊宇祈提醒留意,這也很有可能是「罹病焦慮症」,可透過6點觀察是否符合,有需要時可尋求心理師協助。

病識感高、有所警覺,身體出現症狀、感到不舒服盡早就醫檢查是好事。不過也有許多人病識感過高,出現了一些生理現象就會檢查再檢查,醫生說沒事還是繼續檢查。這除了可能潛藏的疾病外,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楊宇祈提醒留意,這也很有可能是「罹病焦慮症」,可透過6點觀察是否符合,有需要時可尋求心理師協助。

生病、憂慮,卻找不出原因?
原來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一般人的情況:
楊宇祈心理師表示,一般人若有出現生理現象可能不以為意,出現特定的生理疾病症狀會就診找出原因,若確診可能會因為當下的身體狀況而有短暫性憂慮。

罹病焦慮症的人會:
罹病焦慮症則是即便只是如流汗、打嗝、腸胃蠕動等一般的生理現象、沒有明顯生理症狀,也會確信自己生病而感到憂慮。若出現輕微症狀、又或者確實有其他疾病、或有家族病史等高風險因素,則可能會呈現過度的擔憂,其程度已經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明顯不符。

舉例:我心臟有問題。
舉例來說,當人覺得緊張時會心跳加快,罹病焦慮症的人就可能會認定這樣的感受是異常的,認為自己已罹患心臟病,甚至會擔心自己會突然心肌梗塞,故頻繁到心臟科就診及做相關檢查,但檢查結果都無異樣。

罹病焦慮症可能全面影響身心:
楊宇祈心理師表示,這種情況下,罹病焦慮症的人會頻繁的就醫檢查,尤其是內科,甚至到各科別進行檢查。即便各科醫師都再三說明沒有生病,檢查也無異樣,還是無法降低擔憂程度。也有人會在家反覆的檢查自己的身體,或是從網路上蒐集大量的疾病資訊,但網路上的標題大多驚悚或者來路不明,這也再加深對生病的擔憂,甚至感到恐慌,形成惡性循環。也可能出現真的出現症狀時,反而逃避不去就醫的情況。除此之外也可能影響身心狀態、降低生活品質、人際關係、工作品質等,也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各種症狀卻找不到原因。

#楊宇祈 #罹病焦慮症 #自律神經失調 #焦慮症 #恐慌症

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
我有罹病焦慮症嗎?6點觀察!

哪些人較容易有罹病焦慮症?
楊宇祈心理師表示,成年早期或是中年時發生,有時候可能是因為面臨重大壓力。例如先前的新冠疫情,有些人一有喉嚨癢就覺得自己確診而擔憂。另也可能在健康危機時出現,例如原本嚴重但最終良性的疾病。也有許多研究發現,童年有受虐經驗者成年時可能出現罹病焦慮症。相較之下,兒童群體則較少出現。

罹病焦慮症&其他身心狀態/疾病:
另一方面,由於許多身心狀態或疾病也有可能出現和罹病焦慮症相似的症狀,特別容易擔憂身體健康。又或者,罹病焦慮症也可能合併有其他的身心疾病。

適度就醫檢查了解健康狀態,
也可觀察有無罹病焦慮症。
此篇文章並非鼓勵有症狀不用看醫生、或有異樣不用看醫生。而是若懷疑自己生病、感覺到特別擔憂,除了適度的到相關科別進行檢查,也建議可觀察自己是否有罹病焦慮症,可至身心科、精神科進行相關檢查。

6點檢視有無「罹病焦慮症」!
楊宇祈心理師建議可從下列幾點觀察:
1.未就醫就先認定已經罹病,或將要罹患某種疾病。
2.無身體症狀、或有輕微症狀,呈現過度擔憂。
3.極度擔心身體健康,時常警覺健康狀況異常。
4.過度確認身體健康或逃避,例如頻繁就醫或不去就醫。
5.這些擔心的狀況已至少有6個月。
6.對罹病的擔心無法以另一種身心狀態/疾病解釋。

#楊宇祈 #罹病焦慮症 #自律神經失調 #焦慮症 #恐慌症

罹病焦慮症如何治療及改善?
心理師指6方向助身心健康!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楊宇祈心理師指出,罹病焦慮症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包括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如抗憂鬱劑等藥物,在遵循醫師囑咐之下使用,可幫助減緩焦慮、穩定情緒。心理治療上則有不同學派及方法,臨床上多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放鬆訓練等,透過適合的心理治療方式紓解感受、放鬆身心,也可循序漸進的深入治療可能的潛在心理問題,持續促進心理健康。

日常改善方式:
除了治療之外,楊宇祈心理師也建議,日常若感到焦慮時可進行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也鼓勵可多為自己安排運動、身心愉悅的活動,充實生活。平常可以練習放鬆的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也讓自己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適度的和可信賴的人聊天、抒發情緒、尋求協助。最重要的是,適度的關心身體健康,真的有症狀時就醫檢查,平時則減少重複查看疾病資料、看疾病相關新聞。如此一來更有助確實的關心健康,同時維持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質。

#楊宇祈 #罹病焦慮症 #自律神經失調 #焦慮症 #恐慌症

《延伸閱讀》

.頭痛、胃痛檢查不出原因?醫教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耳鳴怎麼辦?醫教3招助改善!單側等4情況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