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陀螺儀 無導航也能掌握潛水深度方向 矽光子製程技術 科技部推動計畫擴大運用

民視新聞網 2021-12-23 11:05
光纖陀螺儀 無導航也能掌握潛水深度方向 矽光子製程技術 科技部推動計畫擴大運用

將光子和電子整合在一個晶片上,台灣的矽光子製程技術走了10年,而科技部也從107年開始推動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開發微型化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將過去繁複的零件透過芯技術簡化,不僅體積小,可量產降低成本,未來將用於無人載具、自駕車、空拍機,航空定位及醫療檢測。

將光子和電子整合在一個晶片上,台灣的矽光子製程技術走了10年,而科技部也從107年開始推動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開發微型化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將過去繁複的零件透過芯技術簡化,不僅體積小,可量產降低成本,未來將用於無人載具、自駕車、空拍機,航空定位及醫療檢測。

光纖陀螺儀,慢速轉動,將轉動量轉成電壓電流,把方向、速度、位置整合,偵測方向。未來只要將這樣的裝置放入潛艇,即使沒有導航系統,也可以清楚掌握潛水深度及方向。

光纖陀螺儀 無導航也能掌握潛水深度方向 矽光子製程技術 科技部推動計畫擴大運用

科技部工程司長林志鵬說,「它就是把很多的元件,包括控制電路,它都整合在一起,用這個毫米級,整合到同一個晶片,它裡面有更多的控制電路,它可以讓這個干擾降的更低,從民生到工業到醫療到軍事,還有衛星上面,都會使用到這個技術。」

將光子和電子整合在一個晶片上,這項技術在台灣走了10年,這次科技部為推動矽光子及積體電路專案計畫,與中山大學合作,將過去複雜的離散光電元件整合,打造體積小、成本低、可大量生產、高規格特性的微型化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系教授邱逸仁說,「現在最大的困難,都是在線路整合上面的功能,因為那個是屬於,很多基本的材料,還有一些工程上的問題。」

光纖陀螺儀 無導航也能掌握潛水深度方向 矽光子製程技術 科技部推動計畫擴大運用

經過三年的研究計畫,未來也將與各廠商、研究單位合作,希望能普遍應用在民生用品上。

(民視新聞/黃芷琳、李奇 台北報導)

【原文出處】:光纖陀螺儀 無導航也能掌握潛水深度方向 矽光子製程技術 科技部推動計畫擴大運用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