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薪資不夠生活時,你就會退而求其次,追求無欲人生
- 小
- 中
- 大
上周在教斜槓進階班時,我不小心發現到一個驚人的事實。來上課的學生事前都需要填寫問卷,幫助我提早了解他們任職的工作、擅長的才藝,以及斜槓的目的等,但是乍看與斜槓無關的資料都未列入,包括婚姻與生子。而上課討論時,有個學生提出的斜槓項目跟小孩有關,我突然注意到一個現象:這幾十個學生中,從20幾歲到50幾歲,各個年齡層都有,有男有女,全部都沒有生養過孩子,這個數字太驚人了﹗當然,這是湊巧,但是也太湊巧了吧﹗最後,只有一位補課的學生舉手說他有個孩子,反而他成了極少數,變成他顯得格格不入,好像跑錯時空。
當薪資不夠生活時,你就會退而求其次,追求無欲人生
文/洪雪珍
上周在教斜槓進階班時,我不小心發現到一個驚人的事實。來上課的學生事前都需要填寫問卷,幫助我提早了解他們任職的工作、擅長的才藝,以及斜槓的目的等,但是乍看與斜槓無關的資料都未列入,包括婚姻與生子。而上課討論時,有個學生提出的斜槓項目跟小孩有關,我突然注意到一個現象:
原來他們熱切討論的聲浪,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眼神從發亮到無神。我環顧一周,確定他們似乎沒有任何意見要反饋,感到有些異樣,想到他們可能是……不過全班黑鴉鴉的人頭,不可能全部都是這種人吧,這個比例前所未見,令人不可置信。所以,我用一種有待確認的方式弱弱地問在座的學生:「你們有孩子的舉手?」
沒有!
沒有!
沒有!
真的印證了我心中的懷疑。可是怎麼可能?這幾十個學生中,從20幾歲到50幾歲,各個年齡層都有,有男有女,全部都沒有生養過孩子,這個數字太驚人了﹗當然,這是湊巧,但是也太湊巧了吧﹗最後,只有一位補課的學生舉手說他有個孩子,反而他成了極少數,變成他顯得格格不入,好像跑錯時空。
因為經濟,催眠自己斷捨離….
我年輕時在報社做主編,那時候開始出現「單身貴族」這個名詞,有個作家出了同名的書,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因為稀奇,卻隱隱之間打中不少人的需求。那時候我就注意到,我周圍10人中有3至4人未婚,而且看起來就是一副從未把結婚放進人生待辦事項這個籃子裡的樣子。
後來,再出現「頂客族」這個名詞,指的是兩夫妻不生或沒生孩子,又是一個人人欣羨的貴族﹗這種人不多,在那個時代敢說他不生孩子的人幾乎是要鬧家庭革命,很少人如此斗膽,必須觀念先進、態度堅定不行。我也遇過年輕時說不生,以為他們要做頂客族一輩子,後來不小心懷孕,卻又覺得還好有孩子。
那時候,不結婚或不生孩子,的確是一種選擇,是勇敢做自己的象徵。現在呢?套句「每天來點負能量」作者林育聖寫的:「單身是一種選擇,卻不是我選的。」所以他們改成選擇同居,差的只是一張紙。生孩子也是差不多情形,可以改寫成「不生是一種選擇,卻不是我選的。」所以他們養狗養貓,當狗爸貓媽。
好,既然是被迫選擇,那麼這又是誰選的?答案是—經濟!
不要說不生孩子是經濟選的,連以前台灣養寵物主要是養狗,現在主流是養貓,也是經濟選的。因為房子不夠大,或是在外租房,沒法養狗,只能養貓。每天加班才能掙到尚可的薪水,下班哪裡還有力氣與時間溜狗?慢慢地,很多年輕人會以為自己「本來」就比較愛貓,而養貓有很多好處,這是心理機轉、自圓其說之後的認知。
我兒子從小非常愛狗,在路上看到狗,不管髒不髒就躺在地上跟狗玩起來,我常在一旁看傻眼了。他去上大學之後,有一天告訴我們說,他想養貓,貓很可愛、很獨立、很愛乾淨。為娘的怎麼會心裡不清楚,不就是租房子不能養狗嗎?而且狗要洗要吹,還不如養貓省事,不是嗎?再說你的衣服必須自己洗!
所以,不論結婚、生孩子或是養貓養狗,都是精打細算的結果。有錢,人生才能做主。沒錢,人生就退而求其次。都是選擇,但未必是第一選項,很多人選的都是第二選項。這還不打緊,我也慢慢注意到,不少年輕人連戀愛都省了﹗來聽講座的人請教我職涯布局時,我都會問清楚他們目前的狀態,比如:
「你結婚了嗎?」
對方搖頭,我再問:「你有男女朋友嗎?」
再搖頭。這種比例,大概10個有6個,既未婚也沒在戀愛。他們都長得挺好看的,也都30多,聽得出來沒那麼在意戀愛與否,甚至有人跟我說:「沒戀愛也沒關係呀﹗」這種情形在日本與韓國也發生,日本還發明「無性世代」,連性愛也一併刪除。甚至統稱「無欲世代」,欲望越來越低,啥都扔了……
其實,這些都是省錢的結果。
換句話說,我們進入到「後物質主義時代」,無法享受物質,就拋棄物質,讓自己無欲,並且昇華。
慢慢地,這變成社會現象,周遭的人都是這樣,更令人心安理得過一個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人生。生活簡單了,便再追求「斷捨離」,物質斷捨離、人際斷捨離。所以我經常聽到有人跟我說,他的斜槓要做收納師、整聊師,全都是日本來的新玩藝,幫人或教人收拾家裡,再一邊陪你聊心裡的事,連心理也整了。
當這些年輕人講起這些事時,都是兩眼發亮,覺得自己在做很潮的事,走在時代尖端,屬於更高層次的靈性境界,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悅。
這在心理學稱為「次級自戀」(Secondary narcissism),主要源自於人類對傷口的反應。財富自由的目的,是讓人生有選擇的自由。在經濟短缺之下,人們無力追求物質生活,便退而求其次,過起低限物質的生活,再安上一些理由,讓這些無欲的行為得以合理化,並且看到物質生活所缺乏的意義,而感到心安理得、樂在其中、不以為苦。
這樣的發展,務實且健康。當貧富懸殊越演越烈,追求心靈的呼聲將會更大,就會分成兩種世界,一是物質世界,一是心靈世界,平行卻會相互影響。未來更高等的人類,也許不是很會賺錢的人,而是很會生活的人,而這個生活不必靠物質來支撐,更多是靠心靈層面來滋養。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