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救自己!「台灣愛迪生」北科大教授患巴金森 發明新療法擺脫輪椅

2023-04-12 23:05
自己救自己!「台灣愛迪生」北科大教授患巴金森 發明新療法擺脫輪椅

巴金森氏症現有治療多以藥物、復健治療為主, 但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部主任暨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隨著病程進展,藥量也隨之增加,一旦過了藥物蜜月期,藥效更容易起伏,造成「開關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巴金森氏症現有治療多以藥物、復健治療為主, 但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部主任暨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隨著病程進展,藥量也隨之增加,一旦過了藥物蜜月期,藥效更容易起伏,造成「開關現象」。

巴金森病友在治療上常會因此遇到許多困境,有「台灣愛迪生」之譽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就是其中之一,罹患巴金森氏症的他決心投入研發,終於成功開發出新療法,未來有望逆轉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治療困境(一) 初期易忽略症狀

巴金森氏症是台灣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根據健保資料庫最新統計,全台巴金森氏症患者已近8萬人,而且並非僅有年長者會患病,40歲前罹病的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亦佔2-10%。

自己救自己!「台灣愛迪生」北科大教授患巴金森 發明新療法擺脫輪椅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胡朝榮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以動作功能障礙為主,一開始容易出現手腳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且臉部容易沒有表情或不自覺流口水,一旦出現其中兩個以上症狀就應留意可能是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機會延緩巴金森氏症惡化速度,並改善生活。不過,胡朝榮醫師指出,許多民眾誤以為是功能退化所致,因此初期容易忽略症狀,往往等到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到醫院檢查後才確診。

巴金森治療困境(二) 藥物副作用、藥效起伏

此外,巴金森氏症是腦部黑質組織中的神經細胞受損、死亡,導致負責神經傳導的多巴胺分泌不足,進而引發運動障礙所致。因此,現有藥物多以補充多巴胺為主,但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鄔定宇提到,藥物、復健雖能減輕症狀,但無法解決源頭問題。

藥物無法停止疾病持續惡化,隨著疾病進程,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藥量才能控制症狀,但副作用也隨之增加,病友往往在症狀、副作用之間陷入兩難的局面。而一旦過了藥物蜜月期,藥效也容易出現波段起伏,甚至造成「開關現象」。

洪千岱醫師說明,「開關現象」是指當多巴胺濃度過高時,患者容易產生四肢不自主亂動「異動症」現象,而當體內多巴胺濃度過低時,患者意識雖然清晰,身體卻無法動彈,呈現「斷電」狀態,不僅十分困擾也很危險。

醫師分享到,曾有巴金森氏症患者因藥效波動,在過馬路時突然「凍住」、差點發生車禍,除了藥效起伏、無法自主控制身體,巴金森氏症患者還可能出現姿勢型低血壓、突然昏倒等狀況,患者日常生活可謂危機四伏。

北科大教授創新發明 未來有助病友逆轉疾病

而有「臺灣愛迪生」之譽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迄今累積數十項發明與專利,沒想到卻罹患了巴金森氏症,從此深受藥物副作用困擾,並須以輪椅代步生活。

林宏裕教授表示,由於巴金森氏症須長期使用藥物治療,自己身受胃潰瘍、異動症等副作用所苦,想救自己,因此決定開發新療法-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但因為目前並沒有好的機器設備,所以乾脆自己發明。

自己救自己!「台灣愛迪生」北科大教授患巴金森 發明新療法擺脫輪椅

林宏裕教授投入七年時間研究,最終成功開發創方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照射頭部枕骨大孔,光療腦部黑質組織,活化細胞粒線體產生ATP修復細胞,但同時也會產生有毒廢棄物,因此需補充氫水中和。

雙和醫院臨床研究也證實林教授的新療法有效性,連續兩週使用下,早晚15分鐘的治療,共改善了17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障礙問題。林宏裕教授提到,這項療法可作為現有治療的輔助,幫助患者減藥、避免副作用,並改善生活品質。

林宏裕教授也透過自己研發的療法,脫離輪椅,不僅能行走自如還能跳舞。不過,目前治療方式、儀器還須持續追蹤改善,接下來也將展開大型臨床研究,但創新療法也為許多巴金森病友帶來一絲希望。

【延伸閱讀】

「巴金森手記」APP醫病溝通好幫手 巴金森病不怕忘記吃藥!

巴金森需長期抗戰! 一次了解症狀、用藥趨勢、支持管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