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太邊緣」會更容易失智? 日研究:「社交孤立」恐使腦容量萎縮
- 小
- 中
- 大
「孤獨感」不只會影響心情,更可能實際影響「腦容量」,導致認知下降與失智風險?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直屬刊物《Neurology》近期刊載一篇文獻指稱,與頻繁社交者相比,孤獨者或不常社交者更可能出現腦容量減少、大腦區域缺失等狀況,與日後失智症風險增加或許有所關聯。
潮健康/外電編譯
「孤獨感」不只會影響心情,更可能實際影響「腦容量」,導致認知下降與失智風險?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直屬刊物《Neurology》近期刊載一篇文獻指稱,與頻繁社交者相比,孤獨者或不常社交者更可能出現腦容量減少、大腦區域缺失等狀況,與日後失智症風險增加或許有所關聯。
孤獨感引失智、癡呆風險? 研究:社交孤立恐使腦容量萎縮
日本九州大學研究團隊招募8,896名未曾罹患痴呆或失智症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約73歲。受試者在研究前皆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掃描與健康檢查,以確定其大腦健康狀況。另外,研究團隊也透過問卷調查,得知受試者的社交狀況,例如與非同住親友的聯繫頻率為何,或多久一次外出社交等問題。
經分析後,結果顯示社交接觸最少的人群,腦容量確實低於社交接觸較多者。低社交者的腦容量(或可稱為白質與灰質總和),站顱內總面積(包括大腦、腦膜與腦脊液)的67.3%;而高社交者則為67.8%。另外,低社交組的海馬迴、杏仁核等大腦區域的體積也較低,這些區域在記憶功能上發揮重要作用,其功能減損可能導致癡呆症。
研究團隊納入其他可能影響腦容量的因素,如年齡、糖尿病、吸菸和運動。進一步調查也發現,與經常高社交組相比,低社交組的大腦中也有更多的小區域損傷,稱為「白質病變」。社交孤立組的白質病變佔顱內體積的百分比為 0.3,而社交聯繫最緊密的人群則為0.26。
老年失智可透過社交逆轉? 學者呼籲:外出多與人接觸有幫助
九州大學醫學博士兼本研究作者二宮俊治表示,受試者的老年憂鬱症症狀,部分解釋了社會孤立與腦容量之間的關係。然而,憂鬱症症狀僅佔相關性的15-29%,因此需要更多理論加以佐證。可以確定的是,社交孤立導致的孤獨感,可能與大腦損傷、甚至是失智或癡呆症有關。
「雖然這項研究並不能確定社會隔離一定會導致大腦萎縮,但先前已有特定文獻表明,讓老年人接觸社會群體,可以阻止甚至逆轉腦容量的下降,並提高思維和記憶能力,」二宮博士認為,改善人們的社會隔離措施、鼓勵他們走出家門社交,或許有助於防止腦容量減少、以及潛在的癡呆症風險。
孤獨感比吸菸還要折壽? 「太邊緣」讓生物年齡老1.65歲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孤獨感不僅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與實際的腦損傷有關。更致命的是,根據《Aging》期刊近日所刊載的研究指出,孤獨感相較吸菸、飲食習慣或壓力,更容易加速「生理性老化」,平均而言相較健康正常人,會加快衰老速度近1.65歲。
來自香港與美國的聯合研究團隊,使用其開發的「衰老時鐘」統計模型,測量了約12,000人的生物學年齡狀態。模型計算的結果揭露,4種使生物年齡縮短的最大原因分別為「孤獨」、「吸菸」、「婚姻」以及「睡眠問題」,分別使生物年齡衰老速度增快1.65歲、1.25歲、0.59歲和0.44歲。
另外,研究也表明,罹患中風、肝臟疾病、肺部疾病、心臟疾病與癌症等5種疾病的受試者,生物年齡也有明顯增快的趨勢。研究作者Fedor Galkin指出,用以評估生物年齡的關鍵標誌物,其一是血壓數值中的「收縮壓」;其二則是「胱抑素C」,為評估腎功能的一種蛋白酶抑制劑。
「過往已有研究將『胱抑素C』和新發憂鬱症做連結。模型顯示,孤獨感較高的受試者,體內的胱抑素C標誌物則越明顯,顯示孤獨感造成的心理問題,確實可能影響生物年齡。」Galkin認為,實際年齡同樣為30歲的人,其中一位的生物年齡若已達40歲以上,代表預期壽命恐將更短、生活品質也可能更差。因此,民眾應格外重視心理健康對壽命的影響。
資料來源: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ontact on Brain Atrophy among Older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biological aging: evidence from the aging rate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失智非正常老化現象! 醫曝預防3大關鍵:這樣吃減緩認知衰退60%
連6年奪最佳飲食頭銜!地中海飲食好處再添一筆:降低23%失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