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50歲開始有感!名醫:預防肌肉流失「這類人」提早做1件事
- 小
- 中
- 大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關心如何健康長壽變得極為重要。肌少症是一個重要議題,它指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的現象。肌少症不僅會增加跌倒風險、影響行動能力,還會嚴重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提高失智風險。台北市立醫院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台灣65歲以上約8%-10%罹患肌少症,年紀越大越比例越高,到80歲已接近30%。但其實人體從25歲後就開始逐漸衰退,到50歲開始會有明顯感覺。陳亮恭說,在中年時能確保身體有足夠蛋白質的攝取、讓自身身體發炎程度不要太高、避免過度耗能,透過重量訓練兼顧肌肉的質與量,他強調,肌少症必須從診斷與治療,往前移到前端預防及健康老化的策略。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關心如何健康長壽變得極為重要。肌少症是一個重要議題,它指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的現象。肌少症不僅會增加跌倒風險、影響行動能力,還會嚴重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提高失智風險。台北市立醫院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台灣65歲以上約8%-10%罹患肌少症,年紀越大越比例越高,到80歲已接近30%。但其實人體從25歲後就開始逐漸衰退,到50歲開始會有明顯感覺。陳亮恭說,在中年時能確保身體有足夠蛋白質的攝取、讓自身身體發炎程度不要太高、避免過度耗能,透過重量訓練兼顧肌肉的質與量,他強調,肌少症必須從診斷與治療,往前移到前端預防及健康老化的策略。
為什麼我們必須關注肌少症?陳亮恭指出,肌少症在2016年被正式認定為疾病,並不能算是正常老化的表現。傳統上想到失智症進展到重度之後常會連結到跌倒、骨折、失能,可是陸續有國內外研究發現,肌少症也與失智症相關。早期神經退化會從「肌力表現」開始,當長者出現語言流暢度、行動協調能力衰退時,可能因為記憶退化情形不明顯,一開始不會認為與失智有關,但是經過長期追蹤,這類長者還是有高風險會發展成失智症。
肌少症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關。陳亮恭指出,有些人會想像,肌少症患者必定是瘦小衰弱,但其實不然,有一種肌少型肥胖,不但身材並不乾瘦,甚至有點過重,實際量測以後會發現肌肉量很少。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胖胖的,可是通常肌肉量少、體脂率高,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通常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身體一直需要能量,而耗能過程第一步會先燃燒「肌肉」,之後才會燃燒「脂肪」,因此長期慢性發炎者,肌肉更容易流失。此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或是有慢性發炎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最後也會變成肌少症。
這類患者不見得身材會變瘦,雖然體重可能會減輕,但是減少的卻是人體最需要的「肌肉」。陳亮恭指出,人身體組成主要是水分、肌肉、骨骼三元素,老化過程中肌肉會流失、骨骼會流失、水分會流失,唯有脂肪會增加,幾乎每個器官的老化都是脂肪浸潤到器官裡,例如脂肪肝、肌肉脂肪,心臟也是一樣。
然而當我們開始運動,身體組成也會開始增肌減脂,雖然體重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身體組成改變,後續都往好的方向發展,「當你要扭轉這個趨勢,你一定要讓肌肉反覆地正向運動,讓肌肉收縮」。陳亮恭指出,近期的研究已經知道人體肌肉就像是一個很大的內分泌器官,只要肌肉收縮,骨骼肌的活動會連動到腦部,告訴身體器官要往好的方向走,是一個連動的狀態。
日行萬步、每週爬山 為什麼還是可能罹患肌少症?陳亮恭解釋,過去長者的運動大多是走路,「走路對身體當然有益,但是對於鍛鍊肌力效果有限」,他說,「運動」要有一點喘,要有強度,散步比較像是日常活動,運動量不是那麼夠,如果要走也盡量快走到會喘的程度;此外,走路屬於有氧運動,對於肌肉的鍛鍊有限,建議一週五天有氧運動、搭配兩三天重訓,這樣的搭配狀態會最好。
陳亮恭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8%-10%罹患肌少症,年紀越大越比例越高,到80歲已接近30%。陳亮恭指出,一般人的體能頂峰是25歲,肌肉質量與肌力都是,接著就會慢慢衰退,一開始我們自身也無法察覺,約莫到50歲開始衰退會變快,肌肉量跟肌力流失加速,開始感覺到爬樓梯比較喘、生活上也比較累,體力大不如前……。陳亮恭表示,這些都是主觀感受,在「亞洲肌少症診斷共識」中,可透過握力、五次起坐測試等方式檢測肌力、活動力,只要感覺肌肉「質」的部分不太好,也就是力量表現下滑,就建議開始介入,不要等到「量」不夠才開始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