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事讓學生感到壓力! 董氏鼓勵:紓壓先從1件事做起

2023-10-12 15:06
3件事讓學生感到壓力! 董氏鼓勵:紓壓先從1件事做起

為了舒緩大學生的壓力,目前全台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屏東大學等18所大專院校制訂心理健康假,加上政府推動年輕族群每年補助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顯現社會開始注重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依據 WHO 的定義,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因此民眾應該把心理健康的概念放入生活中,平時建立自己的紓壓方式。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為了舒緩大學生的壓力,目前全台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屏東大學等18所大專院校制訂心理健康假,加上政府推動年輕族群每年補助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顯現社會開始注重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依據 WHO 的定義,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因此民眾應該把心理健康的概念放入生活中,平時建立自己的紓壓方式。

心情低落擔心麻煩他人 近5成學生不願求助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最新調查,13.8%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其中女生較男生多。葉雅馨說明,這份調查以6都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回收有效問卷 1,700份。「總是、經常」讓受訪者感到有壓力的前3名,分別為「課業考試」 (28.8%)、「對未來的不確定」(22.1%)、「身材外貌」(19.1%)。

葉雅馨指出,從調查中可以發現,針對課業考試、對未來的不確定、身材外貌上,女生比男生更感到壓力,尤其是「身材外貌」這件事。而近5成青少年當心情不好或壓力大時,「不一定」會求助他人;不求助他人的主因以「不想麻煩對方」佔最多(37.2%),且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性。當詢問受訪者對學校或家庭生活的滿意度時,進一步分析發現,近3個月憂鬱指數愈高者,或愈感到壓力者,對學校生活愈「不滿意」。

這次調查與2020年及2018年數據相比,「身材外貌」在壓力源排序上,晉升至前3名,還高於「人際互動」。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分析,不知是否受到疫情期間,視訊替代了大部份的實體人際互動相關。青春期的孩子因受賀爾蒙影響,身體快速成長,情緒及個性也會隨之改變,較容易對自己的外在產生懷疑、失去自信,而有負面情緒或壓力。

葉雅馨強調,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青少年對顏值、打扮更為注重,甚至努力建構自我形象,期望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及目光。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家長們不妨引導孩子了解自身的特點或興趣,發現自我價值,降低對外表單一的追求,重新找到重心,建立內在自信。

紓壓從運動做起 超過8成人認為心情會變好

調查中發現,當心情不好時,會將「運動」作為紓壓的方式者為13.6%,其中有84.8%的人在運動後心情會變好,與疫情時和後疫情期相比,每周運動3天以上、每次運動超過 30分鐘、和同學朋友一起運動的比例都變多了。而在校外,近4成7受訪者有規律運動習慣,男生較女生多,且有規律運動習慣者,憂鬱指數較低。

董氏基金會分析,憂鬱指數愈高者,在防疫期間除了體育課外,都「沒有」運動的比例愈高;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對家庭及學校生活的滿意度較高。這再次實證運動能改善情緒,從而提高生活的滿意度。葉雅馨也提醒,依據 WHO 的定義,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因此民眾應該把心理健康的概念放入生活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紓壓習慣,從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嘗試,一定能找到適合的紓壓方式。如果仍不知該從何著手,不妨去運動吧!

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葉雅馨呼籲民眾,時時檢視自身的情緒狀態,其實就是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第1步。例如,透過線上篩檢工具或董氏基金會開發的憂鬱檢測app,用手機檢視情緒,不但能記錄每天的心情,也能依據所在地提供適合的資源。陳質采也呼籲,在大腦科學的時代,讓我們更意識到維護心理與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生命值得更快樂自在!


核稿編輯: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近特別累?B肝帶原罹肝癌 中國附醫多專科照護助陣
▸想拚龍寶寶不是夢!不孕治療搭基因檢測 加快求子進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