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思覺失調症治療黃金期 早就醫、早治療!

2024-06-26 18:00
掌握思覺失調症治療黃金期 早就醫、早治療!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基因、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及環境因素等有關。患者常常會出現幻覺(如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妄想(如認為自己受到迫害)以及認知功能退化(如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基因、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及環境因素等有關。患者常常會出現幻覺(如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妄想(如認為自己受到迫害)以及認知功能退化(如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怎麼判斷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有思覺失調症的風險?

黃卓尹醫師指出,如果您或身邊的人出現以下情況,可能需要注意:

1、長時間的社交退縮,不喜歡與人接觸。

2、情緒變化大,容易焦慮、憂鬱或易怒。

3、個性改變,例如原本開朗的人變得孤僻。

4、出現幻覺或妄想,例如聽到不存在的聲音或認為自己被跟蹤。

5、認知功能退化,記憶力、專注力明顯下降。

發病率不低,抓緊黃金治療期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幻覺、妄想)和認知功能退化的慢性精神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年輕族群,在台灣,思覺失調症的社區盛行率約在0.27%至0.3%,這代表著這種疾病並不罕見。思覺失調症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也對社會經濟資源造成了重大損失,能夠早期發現和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

症狀多樣,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思覺失調症在發病初期或即將發病時的臨床表現非常多元,黃卓尹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包括較輕微的精神病症狀、持續未達七日的短期精神病發作,家族中具有一等親家族精神病史,而且同時出現長時間的社交退縮、認知功能減退者,均可歸類為精神病的潛在高風險族群,有時這些症狀不易與精神病聯繫起來,往往會被忽略。

患者可就近選擇就醫管道,並取得完整的治療資源,專業的個案管理師會關心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症狀變化、生活適應情況等,並銜接合適的資源,如心理治療、就業輔導、居家治療等,確保患者的病情持續穩定,評估範圍也逐漸朝向青少年,心理教育幫助提升校園對於精神病的認識,讓老師和學輔單位能夠及早辨識身心失調的學生並協助就診。

自我檢測,早發現早治療

台灣精神醫學會日前公布了《發展我國精神醫療早期介入及長效針劑臨床指引》,並由臺大醫院胡海國教授及劉震鐘副教授團隊發展了「思覺功能障礙自我檢測表」,這個問卷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做初步的自我檢測,提醒您問卷結果不能取代醫師診斷,有困擾或擔心的民眾應與醫師當面討論,進行專業評估。

「思覺功能障礙自我檢測表」(https://haigohwu.pixnet.net/blog/post/187893618)

資料來源: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黃卓尹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長效針劑儘早用 助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症患者邁向理想人生

2因素常使「思覺失調症」延誤就醫、中斷治療! 專家推1方法助穩定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1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